秦岭—大别山地区钼矿类型与矿化组合特征

被引:40
作者
卢欣祥 [1 ]
罗照华 [2 ]
黄凡 [3 ]
谷德敏 [1 ]
李明立 [1 ]
杨宗峰 [2 ]
黄丹峰 [4 ]
梁涛 [5 ]
刘传权 [4 ]
张震 [1 ]
高源 [1 ]
机构
[1] 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4]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5] 不详
关键词
钼矿类型; 元素组合; 秦岭—大别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65 [钼];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秦岭—大别山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带,钼矿为本地区最具特色的矿产,并且分布广、类型多、储量大。根据钼矿赋存状况、与岩浆岩的空间关系、矿物组合、矿体产状、热液蚀变等特征,初步将秦岭—大别山地区的钼矿床划分为5个类型7个亚型和10个矿床式。不同类型矿床中成矿元素的分布组合特征不同,可分为3种矿化组合,即Mo(Mo-W-Re)、Mo-Cu-Fe和Mo、Pb、Zn、Ag、Au。根据新的成矿理论,不同类型钼矿的成矿流体与熔体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可以分出4种关系。秦岭—大别山地区钼矿类型的系统划分,对本区钼矿的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经济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518 / 1535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河南汝阳地区竹园沟钼矿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及地质意义 [J].
黄凡 ;
罗照华 ;
卢欣祥 ;
陈必河 ;
杨宗峰 .
地质通报, 2010, 29 (11) :1704-1711
[2]   东秦岭钼、金多金属矿区域成矿系统与成矿预测 [J].
肖荣阁 ;
白凤军 ;
原振雷 ;
冯建之 ;
张宗恒 ;
刘国印 .
现代地质, 2010, 24 (01) :1-10
[3]   东秦岭钼矿带内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机制及成矿构造背景 [J].
黄典豪 ;
侯增谦 ;
杨志明 ;
李振清 ;
许道学 .
地质学报, 2009, 83 (12) :1968-1984
[4]   东秦岭钼矿的主要类型、成矿特征和成矿时代 [J].
白凤军 ;
肖荣阁 .
矿产与地质, 2009, 23 (06) :500-506+513
[5]   豫西鱼池岭斑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及其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 [J].
周珂 ;
叶会寿 ;
毛景文 ;
屈文俊 ;
周树峰 ;
孟芳 ;
高亚龙 .
矿床地质, 2009, 28 (02) :170-184
[6]   东秦岭钼矿床及其深部构造制约 [J].
张正伟 ;
张中山 ;
董有 ;
彭万夫 ;
张建军 .
矿物学报, 2007, (Z1) :372-378
[7]   河南汝阳东沟超大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J].
马红义 ;
吕伟庆 ;
张云政 ;
黎红莉 ;
田修启 ;
马雁飞 .
地质与勘探, 2007, (04) :1-7
[8]   透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理论分析与野外证据 [J].
罗照华 ;
莫宣学 ;
卢欣祥 ;
陈必河 ;
柯珊 ;
侯增谦 ;
江万 .
地学前缘, 2007, (03) :165-183
[9]   东秦岭东沟超大型斑岩钼矿SHRIMP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叶会寿 ;
毛景文 ;
李永峰 ;
郭保健 ;
张长青 ;
刘王君 ;
闫全人 ;
刘国印 .
地质学报, 2006, (07) :1078-1088
[10]   东秦岭钼矿类型、特征、成矿时代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J].
李永峰 ;
毛景文 ;
胡华斌 ;
郭保健 ;
白凤军 .
矿床地质, 2005, (03) :29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