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接受闲置宅基地治理方式的意愿及影响因素

被引:40
作者
龙开胜
刘澄宇
陈利根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闲置宅基地; 治理方式; 接受意愿; 影响因素; 多元Logistic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3 [地产经营];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农村闲置宅基地治理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全国9省551份调研问卷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民接受闲置宅基地治理方式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接受意愿取决于农民依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对某种治理方式的未来收益和成本状况的预期。农民接受有偿收回和流转方式的可能性要高于其接受无偿收回和撤并零散居民点方式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年老的农民和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接受无偿收回方式的意愿较高;农民拥有宅基地处数越多,接受撤并零散居民点和有偿收回方式的意愿越高;初中及初中以上教育程度和了解"一户一宅及面积控制"政策的农民更倾向于接受无偿收回和撤并方式;东部地区农民较之西部地区农民更愿意接受流转方式,中部地区农民则更愿意接受撤并和有偿收回方式;郊区农村的农民接受流转和撤并方式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今后要根据农民经济、教育、就业状况和所处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闲置宅基地治理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基于农民土地处置意愿的农村土地配置机制分析 [J].
龙开胜 ;
陈利根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 (04) :80-87
[2]   农民工进城落户与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重庆市开县357份农民工的调查问卷 [J].
张怡然 ;
邱道持 ;
李艳 ;
骆东奇 ;
石永明 .
中国软科学, 2011, (02) :62-68
[3]   转型时期中国农户经济决策行为研究中的基本理论假设 [J].
王春超 .
经济学家, 2011, (01) :57-62
[5]   尊重农民意愿是迁村并居的关键 [J].
党国英 .
农村工作通讯, 2010, (20) :39-39
[6]   基于建设适宜性分区的农村宅基地整理模式选择——以常熟市为例 [J].
金志丰 ;
陆效平 ;
陈江龙 ;
严长清 ;
朱华燕 .
中国土地科学, 2010, 24 (03) :36-41
[7]   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二县市的农户调查研究 [J].
赵国玲 ;
杨钢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12) :1121-1124
[8]   经济欠发达与偏远农村地区宅基地退出机制分析:案例研究 [J].
张秀智 ;
丁锐 .
中国农村观察, 2009, (06) :23-30+94
[9]   统筹城乡视角下村庄整治建设的模式与途径——以三亚市为例 [J].
张衍毓 ;
刘彦随 ;
王业侨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6) :977-983
[10]   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建立探讨 [J].
欧阳安蛟 ;
蔡锋铭 ;
陈立定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10) :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