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豆种质十胜长叶对我国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贡献分析

被引:28
作者
郭娟娟 [1 ]
常汝镇 [2 ]
章建新 [1 ]
张巨松 [1 ]
关荣霞 [2 ]
邱丽娟 [2 ]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大豆; 系谱; 十胜长叶; 引进种质; 品种; 遗传贡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日本大豆品种十胜长叶是引进种质在我国大豆育种中利用最多的品种之一。对2005年以前利用十胜长叶育成的195个大豆品种进行了系谱分析,旨在明确十胜长叶对各育成品种的遗传贡献率,总结其利用方式,为国外种质的利用提供依据。通过分析发现,利用十胜长叶衍生育成的品种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北京4个省市,它所衍生的品种数分别为96个、89个、8个和2个;平均遗传贡献率分别为13.04%、14.99%、20.31%和7.81%。其中92.2%的品种是由杂交育成的。十胜长叶对这些品种的遗传贡献率范围为0.78%~50.00%,以遗传贡献率为12.50%、6.25%和25%的衍生品种数较多,占衍生品种总数的77.3%,说明十胜长叶的利用以至少三交效果比较好,通过复交有利于聚合国内外品种的优良特性。十胜长叶在我国大豆育种中的成功利用说明,通过与当地品种杂交选育创造优良中间材料是利用国外引进种质改良我国大豆品种的有效育种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807 / 812+819 +8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建国以来山东省小麦品种及其亲本的亲缘系数分析 [J].
王江春 ;
胡延吉 ;
余松烈 ;
王振林 ;
刘爱峰 ;
王洪刚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4) :664-672
[2]   国外种质拓宽中国大豆品种遗传基础的SSR标记分析 [J].
秦君 ;
陈维元 ;
关荣霞 ;
姜成喜 ;
李英惠 ;
付亚书 ;
刘章雄 ;
张孟臣 ;
常汝镇 ;
邱丽娟 .
科学通报, 2006, (06) :686-692
[3]   国外大豆种质资源的基因挖掘利用现状与展望 [J].
邱丽娟 ;
常汝镇 ;
袁翠平 ;
关荣霞 ;
刘章雄 ;
李英惠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6, (01) :1-6
[4]   吉林省大豆品种品质分析 [J].
张健 ;
李福林 ;
曲刚 ;
李光发 ;
崔永实 ;
刘长萍 .
吉林农业科学, 2005, (06) :25-26+63
[5]   优异种质资源克4430-20在黑龙江省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J].
刘广阳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 (03) :326-329
[6]   大豆新品种新育1号 [J].
白萍 ;
郎丰太 ;
盛德宝 ;
赵艳 .
大豆通报, 2005, (04) :16-16
[7]   2005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大豆新品种 [J].
薛津 .
大豆科学, 2005, (02) :157-160+153
[8]   国外大豆种质资源的引入、研究和利用 [J].
郭泰 ;
刘忠堂 ;
胡喜平 ;
王志新 ;
吴秀红 ;
郑伟 .
作物杂志, 2005, (01) :62-64
[9]   吉林省大豆品种系谱分析 [J].
崔永实 ;
安仁善 ;
曲刚 ;
毕亚荣 ;
张健 ;
李福林 ;
崔明元 ;
刘长萍 .
农业与技术, 2004, (06) :101-107
[10]   大豆品种绥农14号快速推广的原因分析 [J].
王贵江 .
大豆科学, 2002, (03) :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