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衡水市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气候成因
被引:7
作者:
王荣英
李新
陈瑞敏
吴雁
机构:
[1] 衡水市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量(ET0);
Penman-Monteith公式;
时空演变;
气候成因;
衡水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11 [作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02 ;
摘要:
参考作物蒸散量是计算作物需水量的关键,是进行实时灌溉预报和农田水分管理的主要参数。本文基于1981-2010年衡水市11个站点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利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ET0),通过小波分析、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相关分析法初步探讨其气候成因。结果表明,(1)近30a衡水市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除2、3月外,其它月份的参考作物蒸散量均有下降趋势;衡水东北部年参考作物蒸散量较大,西南部及安平较小,年参考作物蒸散量较大的地区其下降速率也较大,较小的地区其下降速率也较小。(2)衡水市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存在准6a的主要振荡周期,周期显著;6、8和12月以及全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均发生了气候突变;全区一致型是衡水市年及月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的最主要的空间模态,且其空间分布均具有很好的收敛性。(3)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是影响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的关键气候因子,其影响程度因季节而异,ET0与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和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风速变化对ET0影响较小;其中5-9月ET0受日照时数影响最大,受气温日较差、相对湿度和最高气温的影响依次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294 / 300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