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娄)土土壤有机碳形态及活性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王彩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岳西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葛玺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王旭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耕作措施;
活性有机碳;
结合态有机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41 [一般耕作技术];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为了探明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形态和活性的影响,以关中地区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历时7 a不同耕作方式(深松、旋耕、免耕、传统耕作)的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土层土壤的总有机碳,高、中活性有机碳含量以及松结态、稳结态、紧接态有机碳含量,并计算了松结态有机碳与紧结态有机碳的比值(松/紧)。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比较,在小麦秸秆高留茬情况下,无论玉米秸秆是否还田,旋耕、深松和免耕处理均既能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又能提高土壤的活性有机碳和松结态有机碳含量,并提高松结态有机碳与紧结态有机碳的比值,而深松和旋耕的效果比免耕明显,是关中地区比较理想的耕作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3+74
+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不同施肥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
[J].
刘淑霞
;
王宇
;
周平
;
赵兰坡
;
刘景双
;
秦治家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2)
:76-8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兰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刘景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秦治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东辽县金洲农业站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和潜力
[J].
韩冰
;
王效科
;
逯非
;
段晓男
;
欧阳志云
.
生态学报,
2008, (02)
:612-61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效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逯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段晓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欧阳志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J].
张洁
;
姚宇卿
;
金轲
;
吕军杰
;
王聪慧
;
王育红
;
李俊红
;
丁志强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4)
:126-129

张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姚宇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金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区划所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吕军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王聪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王育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李俊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丁志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4]
长期不同施肥下红壤活性有机质与碳库管理指数变化
[J].
徐明岗
;
于荣
;
王伯仁
.
土壤学报,
2006, (05)
:723-729

徐明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于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王伯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5]
不同施肥制度下褐土结合态腐殖质动态变化
[J].
张电学
;
韩志卿
;
王秋兵
;
陈洪斌
;
常连生
;
于玉桥
;
刘东强
;
王介元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4)
:597-60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志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系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王秋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陈洪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系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常连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系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于玉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系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介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系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6]
保护性耕作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J].
李琳
;
李素娟
;
张海林
;
陈阜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3)
:106-10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耕作方式对耕层黑土有机碳库储量的短期影响
[J].
梁爱珍
;
张晓平
;
杨学明
;
CFDrury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6)
:1287-1293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晓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杨学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加拿大农业部Harrow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CFDrury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加拿大农业部Harrow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8]
长期定位施肥对保护地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
[J].
张鸿龄
;
梁成华
;
杜立宇
;
陈新之
;
李纪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5)
:831-834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梁成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杜立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陈新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李纪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市土肥站 沈阳农业大学
[9]
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特征及碳库研究
[J].
邵月红
;
潘剑君
;
孙波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3)
:24-28

邵月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潘剑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孙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0]
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J].
张海林
;
高旺盛
;
陈阜
;
朱文珊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16-2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文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