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能见度与相对湿度、PM2.5质量浓度的定量关系

被引:17
作者
张浩 [1 ,2 ]
石春娥 [1 ,2 ]
吴必文 [1 ,2 ]
杨元建 [1 ,2 ]
机构
[1]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2] 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
关键词
能见度; 相对湿度; PM2.5质量浓度; 定量关系; 合肥;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7.06.013
中图分类号
P426.1 [湿度]; P427.2 [能见度、浑浊度];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070602 ;
摘要
为了研究合肥市能见度影响规律,为改善城市大气能见度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合肥市2013年1月—2015年12月的气象观测数据和颗粒物质量浓度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合肥市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和PM2.5质量浓度的定量关系,以及不同等级能见度下相对湿度和PM2.5浓度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PM2.5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共同影响合肥市大气能见度变化,较低相对湿度下(RH<60%),能见度降低主要受PM2.5质量浓度升高的影响;较高湿度条件下(RH≥60%),能见度降低主要是由于相对湿度增加造成的大气粒子吸湿增长导致消光性能增大,且这种作用在污染程度较轻时更加突出。RH≥60%时,相对湿度每增加1%,平均能见度降低0.172 km;当RH≥90%时,平均能见度基本在5 km以下。PM2.5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呈幂函数关系,40%≤RH<60%时,PM2.5的影响作用最显著;PM2.5质量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阈值随相对湿度增加而减小,当PM2.5质量浓度低于46μg?m-3时,能见度随着PM2.5质量浓度降低而迅速增大。随着相对湿度增加,或者PM2.5质量浓度增加,低能见度出现频率呈上升趋势;高湿度、高细颗粒物浓度均可导致低能见度的出现。当前一日能见度低于7km,当日相对湿度大于75%,且PM2.5质量浓度大于65μg?m-3,当日能见度超过75%的比例在5 km以下。当前一日PM2.5质量浓度达到中度及以上污染,当日能见度随着相对湿度增加逐渐减小,RH≥80%时,能见度低于5 km的比例达到70%。
引用
收藏
页码:1001 / 100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广州市冬季灰霾天气过程消光特性研究 [J].
刘文彬 ;
王宇骏 ;
黄祖照 ;
陈彦宁 ;
邝俊侠 .
生态环境学报, 2016, 25 (11) :1755-1759
[2]   武汉大气能见度与PM2.5浓度及相对湿度关系的非线性分析及能见度预报 [J].
白永清 ;
祁海霞 ;
刘琳 ;
陈城 ;
林春泽 ;
李武阶 .
气象学报, 2016, 74 (02) :189-199
[3]   1980~2013年安徽霾天气变化趋势及可能成因 [J].
石春娥 ;
王喜全 ;
李元妮 ;
邓学良 ;
杨元建 ;
温华洋 .
大气科学, 2016, 40 (02) :357-370
[4]   安徽霾日重建和时空特征分析 [J].
邓学良 ;
石春娥 ;
姚晨 ;
吴必文 ;
杨元建 ;
张宏群 .
高原气象, 2015, 34 (04) :1158-1166
[5]  
南京北郊秋冬季相对湿度及气溶胶理化特性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J].于兴娜;马佳;朱彬;王红磊;严殊祺;夏航;.环境科学.2015, 06
[6]   杭州市区相对湿度及PM2.5对能见度的影响分析 [J].
杜荣光 ;
齐冰 ;
胡德云 ;
李璐 ;
俞布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5, 51 (03) :473-480
[7]   北京大气能见度和消光特性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J].
王英 ;
李令军 ;
李成才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5, (05) :1310-1318
[8]   北京一次持续性雾霾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J].
曹伟华 ;
梁旭东 ;
李青春 .
气象学报, 2013, 71 (05) :940-951
[9]   天津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和PM10及PM2.5的关系 [J].
宋明 ;
韩素芹 ;
张敏 ;
姚青 ;
朱彬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 (02) :34-41
[10]   粤港细粒子(PM2.5)污染导致能见度下降与灰霾天气形成的研究 [J].
吴兑 ;
刘啟汉 ;
梁延刚 ;
毕雪岩 ;
李菲 ;
谭浩波 ;
廖碧婷 ;
陈慧忠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11) :2660-2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