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全新世高海平面的琼海珊瑚礁记录

被引:21
作者
时小军 [1 ,2 ]
余克服 [1 ,3 ]
陈特固 [1 ]
张江勇 [1 ,2 ]
赵建新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Radiogenic Isotope Laboratory,Center for Microscopy and Microanalysis,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关键词
珊瑚礁; 高海平面; 海平面波动; 中-晚全新世; 琼海市; 海南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采用精确的高程测量和高精度的TIMS铀系定年方法,对海南岛东部琼海青葛附近低潮时出露的原生死珊瑚和外礁坪上的活微环礁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青葛附近外礁坪上的微环礁存在狭窄的生长上限(±8cm),位于最低低潮面上,是相当精确的海平面标志物。原生死珊瑚顶面与附近现代活微环礁顶面的高差数据和精确可靠的TIMS铀系年龄数据显示,5500~5200aBP(U/Th年龄,相对于2008年)时海平面至少高出现在(100±8)cm,真实的海平面很可能比现在高2.0~2.2m。总体上,5500~3500aBP期间海平面波动变化,波动幅度约为0.6m,且这种波动与气候波动有较好的对应性。4400~3900aBP期间琼海珊瑚礁的发育缺失很可能与此时的气候干冷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南海周边中全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 [J].
时小军 ;
余克服 ;
陈特固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 (05) :121-132
[2]   海南岛鹿回头珊瑚礁与全新世高海平面 [J].
黄德银 ;
施祺 ;
张叶春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5, (04) :5-11
[3]   中国西南地区中-晚全新世降温事件的石笋记录 [J].
张美良 ;
涂林玲 ;
林玉石 ;
覃嘉铭 ;
王华 ;
冯玉梅 ;
杨琰 ;
朱晓燕 .
中国岩溶, 2004, (04) :27-33
[4]   雷州半岛珊瑚礁生物地貌带与全新世多期相对高海平面 [J].
余克服 ;
钟晋梁 ;
赵建新 ;
沈承德 ;
陈特固 ;
刘东生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2, (02) :27-33
[5]   南海雷州半岛造礁珊瑚的质谱铀系年代及全新世高海面 [J].
赵建新 ;
余克服 .
科学通报, 2001, (20) :1734-1738
[6]   若尔盖高原全新世气候变化的泥炭记录与加速器放射性碳测年 [J].
周卫建 ;
卢雪峰 ;
武振坤 ;
邓林 ;
A.J.T.Jull ;
D.Donahue ;
W.Beck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12) :1040-1044
[7]   湖光岩玛珥湖全新世气候波动的周期性 [J].
刘嘉麒 ;
吕厚远 ;
J. Negendank ;
J. Mingram ;
骆祥君 ;
王文远 ;
储国强 .
科学通报, 2000, (11) :1190-1195
[8]   全新世几个特征时期的中国气温 [J].
王绍武 ;
龚道溢 .
自然科学进展, 2000, (04) :39-46
[9]   南海全新世珊瑚礁的高精度热电离质谱(TIMS)铀系年龄研究 [J].
马志邦 ;
夏明 ;
张承蕙 ;
彭子成 ;
王兆荣 ;
孙卫东 ;
安芷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8, (20) :2225-2229
[10]  
珠海钻孔剖面沉积特征与海平面变化[J]. 陈俊仁,李学杰.南海地质研究. 199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