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一次分散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特征
被引:6
作者:
卢焕珍
[1
,2
]
孙晓磊
[1
]
刘一玮
[1
]
孙建元
[1
]
机构:
[1] 天津市气象台
[2]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暴雨;
中尺度对流系统;
形成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及加密自动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风廓线雷达、雷达变分同化分析系统(VDRAS)资料,对2016年8月6日夜间天津一次漏报的分散性暴雨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演变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低空弱切变、东南急流及湿舌,弱对流抑制及北部冷空气南下为强降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渤海西南部发展加强的中-β尺度对流系统北移,与其前侧触发的中-γ尺度对流单体合并加强,造成东南部局地强降雨;河北东北部中-β尺度对流系统南压造成东部局地强降雨;东部的线状对流系统前侧不断触发新的雷暴生成、并发展加强为先线状、后人字形中-β尺度对流系统,先稳定少动、后随移入北部地区的对流单体南压造成天津中南部、北部地区的强降雨。(3)海陆风辐合线形成的东南风-西北风辐合线,是造成前期渤海西南部对流系统发展加强的辐合系统;河北东北部对流系统前侧的冷性水平出流(东北气流)与海风(东南气流)形成的辐合线是造成天津东北部对流系统的辐合系统;天津东北部、东南部对流系统前侧的冷性水平出流(东北气流、东南气流)与环境冷空气(西北气流)形成的中尺度涡旋及两条相交辐合线是造成中南部人字形对流系统的辐合系统。(4)冷空气南压是从3000~4000 m高度转为偏北风开始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67 / 675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