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西南海底沙波活动及底床冲淤变化

被引:35
作者
王伟伟
范奉鑫
李成钢
阎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多波束系统; 沙波移动; 北部湾;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2007.04.001
中图分类号
P737.2 [海底地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研究沙波迁移对底床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2004—2006年连续3年的多波束海底地貌扫描数据,得出研究区域海底沙波的波长为5.8~91.8 m,波高0.1~4.3 m,陡峭度0.013~0.12,对称指数0.32~6.52。沙波的移动速率最大48.8 m/a,移动方向在研究区域西部为SE向,中部呈往复迁移,东部为NW向;沙波不同部位的迁移速率不同,一般的沙波尾翼迁移速率较大;同一组沙波存在反向扭转迁移的现象,反向扭转迁移的轴线位于研究区域沙脊的脊线附近,这种反向迁移不仅与底层流作用有关,还与海底地形关系密切;西部海底底床处于侵蚀状态,局部最大侵蚀量可达1.3 m,东部处于堆积状态,最大堆积量达2.8 m。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海南岛西部岸外沙波的高分辨率形态特征 [J].
曹立华 ;
徐继尚 ;
李广雪 ;
史经昊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 (04) :15-22
[2]   胶州湾口海底沙波的类型、特征及发育影响因素 [J].
边淑华 ;
夏东兴 ;
陈义兰 ;
赵月霞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327-330
[3]   琼州海峡跨海工程新Ⅶ线区地质条件及地质灾害因素评价附视频 [J].
张莉 ;
李文成 ;
沙志彬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5, (02) :17-23
[4]   东海扬子浅滩砂质底形研究 [J].
叶银灿 ;
庄振业 ;
来向华 ;
刘奎 ;
陈小玲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1057-1062
[5]   长江口南支-南港沙波的稳定域附视频 [J].
程和琴 ;
时钟 ;
Kostaschuk Ray ;
董礼先 .
海洋与湖沼, 2004, (03) :214-220
[6]   海南东方岸外海底沙波活动性研究 [J].
夏东兴 ;
吴桑云 ;
刘振夏 ;
印萍 ;
亓发庆 ;
叶银灿 ;
谢钦春 ;
陈锡土 ;
来向华 ;
陈小玲 .
黄渤海海洋, 2001, (01) :17-24
[7]   南海珠江口盆地陆架斜坡及大陆坡海底沙波动态分析 [J].
王尚毅,李大鸣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4, (06) :122-132
[8]   南海北部海底沙波地貌 [J].
冯文科,黎维峰 .
热带海洋, 1994, (03) :39-46+100
[9]  
泥沙运动力学[M]. 科学出版社 , 钱宁, 1983
[10]  
Geomorphology, acoustic backscatter, and processes in Santa Monica Bay from multibeam mapping[J] . James V Gardner,Peter Dartnell,Larry A Mayer,John E Hughes Clarke.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 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