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山西侧震旦系陡山沱组烃源岩生烃潜力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22
作者
杨平 [1 ]
谢渊 [1 ]
李旭兵 [2 ]
柏道远 [3 ]
刘早学 [4 ]
陈厚国 [5 ]
机构
[1] 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2]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3]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
[4]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5]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陡山沱组; 烃源岩; 生烃潜力; 干酪根碳同位素; 生烃史; 雪峰山西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雪峰山西侧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烃源岩的系统观测、采样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总结了烃源岩分布规律、有机质母质类型,烃源岩的形成与沉积环境的关系、有机质成熟度及生烃史。陡山沱组黑色页岩分布及有机炭含量变化与陡山沱台盆相间的沉积模式有较大关系,陡山沱烃源岩主要分布于黔北、黔东等及上扬子东南缘等地区,黔北、黔东等地黑色页岩厚度20~70 m,有机碳高值区(2.0%以上)主要分布在黔北、黔东及上扬子东南缘如石门—桃源—安化等地。有机显微组成分析表明该地区陡山沱组黑色页岩有机质类型为Ⅰ型,族组成质量分数均有饱和烃>非烃>芳烃的特点,盆地和斜坡相饱/芳一般要高于局限台地,不仅反映陡山沱组黑色岩系为腐泥型生油岩,而且反映陡山沱组沉积时期各地沉积母质类型与沉积环境具有一定的关系。陡山沱组不同地区沉积环境干酪根δ13Corg值不仅表明海洋浮游生物、海洋性自养菌及海生藻类为主的有机质来源在各地种类及丰度差别较大,对于特定生源(海生藻类、海洋浮游生物或海洋性自养菌)沉积有机质,沉积水体越深干酪根δ13Corg一般越低,沉积形成的烃源岩有机质含量越高,表明烃源岩有机质含量是由有机质生产力、沉积母质类型和沉积环境共同决定。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为1.78%~3.05%,甲基菲指数MPI1值计算遵义松林陡山沱组有机成熟度Rc为1.96%,湄潭梅子湾Rc为2.06%~2.10%,反映大部分样品达到过成熟阶段,少量处于高成熟湿气阶段。生烃史模拟结果表明张家界地区陡山沱组烃源岩早志留世晚期(434 Ma)进入生油阶段,中三叠世早期(244 Ma)到达生油高峰并于中三叠世晚期Ro(%)达到1.3进入凝析油及湿气阶段,该结果反映陡山沱组烃源岩沉积背景为裂谷盆地晚期,古地温梯度较高生油门限深度较低,生油时间较早,有利于震旦系灯影组油气早期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1299 / 131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黔中隆起北缘金沙岩孔古油藏特征及成藏期次厘定 [J].
陶树 ;
汤达祯 ;
李凤 ;
许浩 ;
林文姬 ;
张彪 ;
陈晓智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9, 38 (04) :576-581
[2]   华南宜昌陡山沱组四段碳酸盐结核形成环境研究及其烃源岩评价意义 [J].
董进 ;
张世红 ;
Ganqing Jiang ;
赵庆乐 ;
李海燕 ;
史晓颖 ;
刘俊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3) :317-326
[3]   中国南方海相生烃成藏研究的若干新进展(一) 南方四套区域性海相烃源岩的分布 [J].
梁狄刚 ;
郭彤楼 ;
陈建平 ;
边立曾 ;
赵喆 .
海相油气地质, 2008, (02) :1-16
[4]   四川盆地天然气分布规律与有利勘探领域 [J].
魏国齐 ;
刘德来 ;
张林 ;
杨威 ;
金惠 ;
吴世祥 ;
沈珏红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4) :437-442
[5]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 [J].
马永生 ;
郭旭升 ;
郭彤楼 ;
黄锐 ;
蔡勋育 ;
李国雄 .
地质论评, 2005, (04) :477-480
[6]   中国海相油气地质勘探与研究——访李德生院士 [J].
金顺爱 ;
李德生 .
海相油气地质, 2005, (02) :1-8
[7]   中国南方高、过成熟区海相油源对比问题 [J].
梁狄刚 ;
陈建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8-14
[8]   关于碳酸盐烃源岩的评价标准 [J].
秦建中 ;
刘宝泉 ;
国建英 ;
刘井旺 ;
于国营 ;
郭树芝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3) :281-286
[9]   中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特征与勘探方向 [J].
宋岩 .
天然气工业, 2003, (01) :1-4+12
[10]   南方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的若干地质问题及对策 [J].
郭彤楼 ;
田海芹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3) :24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