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隆起北缘金沙岩孔古油藏特征及成藏期次厘定

被引:22
作者
陶树 [1 ]
汤达祯 [1 ]
李凤 [2 ]
许浩 [1 ]
林文姬 [1 ]
张彪 [1 ]
陈晓智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能源学院
[2] 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古油藏; 流体包裹体; 激光拉曼光谱; 成藏期次; 黔中隆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了解南方海相古油藏特征及其成藏期次,对金沙岩孔古油藏进行了系统的解剖.运用BasinMod盆地模拟软件和均一法测温及激光拉曼探针等微观技术,模拟烃源岩成熟演化史及生排烃史,确定了流体包裹体类型、古油藏油气充注期及成藏期次.结果表明:金沙岩孔剖面油气显示明显、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存在2套优越的生储盖组合;包裹体烃类成分以CH4为主,具明显干气特征,部分包裹体内含CO2;古油藏存在3期油气充注,构成105~115℃,125~135℃,145~155℃这3个峰簇,分别相当于生油-主生油过渡期、主生油期及湿气主生期。黔中下寒武统烃源岩主要生排烃期有3期,分别对应早泥盆世末期、晚三叠世早期和晚侏罗世末期,为主要的古油藏成藏期,与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反映的油气充注期相对应.
引用
收藏
页码:576 / 58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海相古油藏及可溶有机质再生烃气能力研究 [J].
郑伦举 ;
王强 ;
秦建中 ;
何生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4) :390-395
[2]   川西北天井山构造泥盆系古油藏的发现及意义附视频 [J].
周文 ;
邓虎成 ;
丘东洲 ;
谢润成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413-417
[3]   矿物流体包裹体分析及其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J].
朱炎铭 ;
秦勇 ;
王猛 ;
闫宝珍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 (02) :55-58+68
[4]   埕北-30潜山太古界裂缝性油藏裂缝分布预测 [J].
周英杰 ;
武强 ;
张敬轩 ;
张吉昌 ;
曲全工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4, (04) :71-75
[5]   西藏羌塘盆地古油藏发现及其意义 [J].
王成善 ;
伊海生 ;
刘池洋 ;
李亚林 ;
邹艳荣 ;
伍新和 ;
邓斌 ;
杨兴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139-143
[6]   成藏流体历史分析——以黄骅坳陷三马地区为例 [J].
钟宁宁 ;
张枝焕 ;
孙晓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3) :13-16
[7]   流体包裹体常规特征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J].
王红军 ;
蔡迎春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5) :50-52+18
[8]   煤系脉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山西南部高煤级煤区域热变质成因探讨 [J].
桑树勋 ;
秦勇 ;
宋党育 ;
曾勇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1997, (04) :6-9
[9]   任丘油田古潜山储集孔隙特征研究 [J].
韩宝平 ;
陈锁忠 ;
冯启言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1997, (02) :46-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