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本质的历史变迁与当代意蕴

被引:63
作者
张德祥
林杰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发展方式; 内涵式发展; 外延式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前后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为目的的发展时期,第二阶段是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时期。本研究认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质量、结构、公平以及制度"等各要素统一、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判断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是内涵式还是外延式的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等基本职能的发挥与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3 / 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历史责任 [J].
张德祥 .
中国高教研究, 2013, (02) :1-2
[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途径 [J].
瞿振元 .
中国高等教育, 2013, (02) :12-13+21
[4]   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价值、问题及趋势 [J].
谢仁业 .
教育发展研究, 2006, (13) :7-10
[5]   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四大策略 [J].
陈昌贵 .
教育发展研究, 2006, (13) :11-13+10
[6]   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J].
王洪才 .
教育发展研究, 2006, (13) :14-17
[7]   我国高等教育应走外延式发展道路 [J].
邬大光 .
求是, 2003, (10) :51-52
[8]   面向21世纪大力提高大学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J].
李钟善 .
教育管理研究, 1995, (03) :14-16
[9]   论我国高教发展模式的转变 [J].
傅兴国 .
高等教育研究 , 1988, (01) :84-86
[10]  
高等教育发展论[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房剑森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