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有机物料对渭北旱塬耕地土壤短期培肥效应的综合评价

被引:18
作者
王芳 [1 ]
张金水 [1 ]
高鹏程 [2 ]
同延安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有机培肥; 土壤肥力;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10.0134
中图分类号
S158.2 [土壤肥力测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渭北旱塬耕地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选取有机质等10个能够反映土壤肥力质量特性的定量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对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分,然后用欧氏距离最短距离法对其进行聚类,最后利用作物产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土壤有机培肥,土壤肥力质量和作物产量均有显著提高,与单施化肥相比,施加秸秆堆肥和厩肥处理的小麦产量分别提高了20.43%和22.38%;对土壤肥力综合进行评价,秸秆堆肥配施化肥的土壤肥力质量最高,综合得分达56.53,厩肥配施化肥较高,高量秸秆配施化肥次之.可见,通过秸秆堆肥或厩肥配施化肥进行培肥土壤,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水平,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利用有机质等10项土壤肥力特性因子,采用因子分析对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能够准确反映土壤肥力水平,预测土壤生产力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930 / 9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苏北海涂围垦区土壤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J].
姚荣江 ;
杨劲松 ;
陈小兵 ;
余世鹏 ;
李晓明 .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 (06) :2019-2027
[2]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J].
徐明岗 ;
李冬初 ;
李菊梅 ;
秦道珠 ;
八木一行 ;
宝川靖和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10) :3133-3139
[3]   太湖地区长期定位试验稻麦两季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关系 [J].
唐玉姝 ;
慈恩 ;
颜廷梅 ;
魏朝富 ;
杨林章 ;
沈明星 .
土壤学报, 2008, (05) :1000-1006
[4]   不同有机肥配比对蔬菜产量和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J].
高峻岭 ;
宋朝玉 ;
李祥云 ;
王瑞英 ;
李振清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8, (01) :48-51
[5]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其时空变异 [J].
路鹏 ;
苏以荣 ;
牛铮 ;
吴金水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4) :190-194
[6]   长期定位施肥对农田土壤酶活性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J].
王俊华 ;
尹睿 ;
张华勇 ;
林先贵 ;
陈瑞蕊 ;
钦绳武 .
生态环境, 2007, (01) :191-196
[7]   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J].
张辉 ;
李维炯 ;
倪永珍 .
土壤通报, 2006, (02) :2273-2277
[8]   我国土壤质量及其评价研究的进展 [J].
刘世梁 ;
傅伯杰 ;
刘国华 ;
马克明 .
土壤通报, 2006, (01) :137-143
[9]   红壤酶活性与肥力的关系 [J].
薛冬 ;
姚槐应 ;
何振立 ;
黄昌勇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8) :1455-1458
[10]   施肥对半干旱地区小麦产量、NON累积和水分平衡的影响 [J].
郭胜利 ;
党廷辉 ;
郝明德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4) :75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