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不同管理方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与株型特性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梁尹明 [1 ]
林贤青 [2 ]
孙永飞 [1 ]
机构
[1] 新昌县农业局
[2] 中国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集成技术; 干物质积累; 株型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选用高产优质杂交粳稻甬优1号为材料,采用超高产集成技术、传统高产管理和不施肥处理,研究其对水稻干物质积累与株型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产集成技术产量较高,比传统高产管理增21.2%。与传统高产栽培管理比较,单位面积干物重、单茎物质积累量和叶片的物质表观转出量高。从株型结构看,水稻超高产集成技术处理倒1叶和倒2叶叶片叶面积大,上部节间长度长,基部二节节间短。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强化栽培下水稻穗分化期叶片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率的研究 [J].
林贤青 ;
周伟军 ;
朱德峰 ;
张玉屏 ;
杨国花 .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02) :132-136
[2]   两种栽培模式下水稻品系(组合)间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 [J].
廖江林 ;
袁平荣 ;
李达模 ;
肖国樱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4, (05) :726-730
[3]   稻田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林贤青 ;
周伟军 ;
朱德峰 ;
张玉屏 .
中国水稻科学, 2004, (04) :55-60
[4]   论中国特色作物栽培科学的不可替代性 [J].
凌启鸿 .
中国农学通报, 2003, (04) :1-6
[5]   重穗型水稻光合作用、物质积累与运转的研究 [J].
马均 ;
朱庆森 ;
马文波 ;
田彦华 ;
杨建昌 ;
周开达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04) :375-381
[6]   水稻抽穗后株型指标与产量形成关系的研究 [J].
苏祖芳 ;
许乃霞 ;
孙成明 ;
张亚洁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01) :115-120
[7]   水稻生产的氮肥优化模拟研究 [J].
傅庆林 ;
王建红 ;
丁能飞 ;
林义成 ;
俞劲炎 ;
陈英旭 .
浙江农业学报, 2002, (03) :3-8
[8]   锐劲特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J].
林贤青 ;
朱德峰 .
浙江农业学报, 2000, (02) :19-22
[9]   水稻几种高产栽培模式探讨 [J].
胡泰康 .
广东农业科学, 1994, (05) :7-8
[10]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 [J].
凌启鸿 ;
张洪程 ;
蔡建中 ;
苏祖芳 ;
凌励 .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06)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