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性

被引:42
作者
姚成胜 [1 ]
李政通 [1 ,2 ]
杜涵 [1 ,2 ]
王静 [1 ,2 ]
白彩全 [2 ,3 ]
机构
[1]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南昌大学计量经济研究会
[3] 南昌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经济发展; 协调性; 长三角地区;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02.022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202 ; 020202 ;
摘要
构建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法与隶属函数协调度模型,采用静态与动态协调度两个指标,对2004—2012年长三角地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进行了测度,并运用Arc GIS软件绘制其时空变化图。结果表明:1从静态协调度方面看,长三角地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总体上处于比较高的协调阶段,即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2按2004—2012年静态协调度变化趋势,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可划分为逐步上升、逐步下降、先升后降、先降后升和循环波动5种类型;3从动态协调度来看,长三角地区处于优质协调发展阶段的区域覆盖面积不断减少,南京—上海—杭州所围成的三角地区始终属于良好或优质协调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1]   吉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分异 [J].
何为 ;
修春亮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8) :1287-1296
[12]   甘肃省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 [J].
潘竟虎 ;
郑凤娟 ;
杨东 .
资源科学, 2011, 33 (04) :684-689
[13]   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J].
李昌峰 ;
武清华 ;
张落成 .
经济地理, 2011, 31 (02) :294-299
[14]   产业同构背景下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 [J].
禚金吉 ;
魏守华 ;
刘小静 .
现代城市研究, 2011, 26 (02) :24-29
[15]   中国1981年-2007年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关系分析 [J].
赵可 ;
张安录 ;
马爱慧 ;
苏向学 .
资源科学, 2010, 32 (12) :2329-2335
[16]   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水质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在郑州市金水河的应用 [J].
马建琴 ;
郭晶晶 ;
刘晓洁 .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0, 1 (03) :252+249-251
[17]   中国能源-经济-环境(3E)协调发展状态的实证研究 [J].
赵芳 .
经济学家, 2009, (12) :35-41
[18]   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许艳 ;
濮励杰 ;
张丽芳 ;
朱明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6) :810-820
[19]   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 [J].
王磊 ;
段学军 ;
田方 ;
秦贤宏 .
经济地理, 2009, 29 (10) :1619-1623
[20]   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区域差异研究 [J].
姜海 ;
夏燕榕 ;
曲福田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8)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