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相的变化

被引:23
作者
孙森
宋俊梅
曲静然
机构
[1] 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关键词
豆豉; 后发酵; 乳酸菌; 芽孢杆菌; 鲁氏酵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01.3 [食品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82203 ;
摘要
通过实验对豆豉后发酵过程中菌相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后发酵过程中由于高渗透压的影响使得大部分微生物不能生长。但少数的耐盐菌如乳酸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能够暂时适应该种环境,呈现暂时生长趋势并产生大量的酶。同时制曲过程中霉菌所产生的蛋白酶等一直作用于后发酵过程中。利用这些酶类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形成豆豉所特有的色、香、味以及豆豉所特有的功能性营养成分。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浏阳豆豉发酵微生物的初步研究
    蒋立文
    夏波
    [J]. 中国酿造, 2004, (12) : 11 - 12+16
  • [2] The preparation of Isoflavones specimen and the clinical utilization of cancer resistance. Kenis,Babi. Soybean Digest . 1993
  • [3] 泡菜泡制盐水中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
    吴洁,刘蓉辉,庄名扬
    [J]. 中国调味品, 1995, (08) : 16 - 17
  • [4] 曲霉型豆豉发酵机理及其功能性的研究[D]. 张建华.中国农业大学 2003
  • [5] 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凌代文,东秀珠编著, 1999
  • [6] 微生物分类学[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黄静娟等编写, 1990
  • [7] 苹果皮上酵母菌的分离与鉴定. 包海银.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
  • [8] 豆制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籍保平,李博主编, 2005
  • [9]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isoflavones and their biological metabolites in a liposomal system. Arora A, Nair MG, Strasburg. 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