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乌龙茶、红茶的茶多糖组成、抗氧化及降血糖作用研究

被引:90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谢笔钧
宋春和
袁芳亭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
[2]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 武汉
[3] 武汉
关键词
茶多糖; 理化性质; 自由基; 糖尿病; 血糖;
D O I
10.13325/j.cnki.acta.nutr.sin.2004.01.014
中图分类号
R151 [营养学];
学科分类号
100403 ;
摘要
目的:比较绿茶、乌龙茶、红茶的茶多糖(TPS)含量、组成、体外清除自由基以及降血糖效果。方法:选择湖北福鼎大白茶、福建水仙以及云南大叶种鲜叶,都制成绿茶、乌龙茶和红茶,提取TPS,并测定其得率,分析TPS中的中性糖、糖醛酸、蛋白质含量,观察体外清除-2O和·OH的作用以及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结果:1. TPS得率、中性糖、糖醛酸、蛋白质含量高低依次为绿茶>乌龙茶>红茶,体外清除 -2O 和·OH 的能力大小依次为乌龙茶>绿茶>红茶。2. 在所设定的低、中、高剂量(100 mg·kg-1·d-1、300 mg·kg-1·d-1、600 mg·kg-1·d-1)下,各种茶叶TPS对DM小鼠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降血糖效果,其中在低、中等剂量下,乌龙茶、红茶TPS的降低血糖作用明显优于绿茶TPS,但在高剂量下差异不明显。3. 不同产地、品种和茶类的TPS得率、中性糖、糖醛酸、蛋白质含量高低、体外清除-2O和·OH 能力,对DM小鼠降血糖效果均不相同,其中以湖北产茶叶TPS降血糖效果最好,其次是福建茶叶,再次是云南茶叶。结论:不同产地、品种、加工工艺对茶叶的茶多糖含量、组成、体外清除自由基以及降血糖效果都有显著性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乌龙茶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肝肾抗氧化功能及组织形态的影响 [J].
倪德江 ;
陈玉琼 ;
宋春和 ;
谢笔钧 ;
周诗其 .
茶叶科学, 2003, (01) :11-15
[2]   不同茶类多糖对实验型糖尿病小鼠治疗作用的比较研究 [J].
倪德江 ;
谢笔钧 ;
宋春和 .
茶叶科学, 2002, (02) :160-163
[3]   脱蛋白工艺对茶多糖提取率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J].
倪德江 ;
谭少波 .
中国茶叶, 2002, (04) :6-7
[4]   茶多糖对小鼠实验性糖尿病的防治作用 [J].
陈海霞 ;
谢笔钧 .
营养学报, 2002, (01) :85-86
[5]   茶叶多糖的组成及免疫活性研究 [J].
汪东风 ;
李俊 ;
王常红 ;
赵贵文 ;
金涌 ;
陈玎玎 ;
叶盛 .
茶叶科学, 2000, (01) :45-50
[6]   中低档绿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及降血糖作用 [J].
李布青,张慧玲,舒庆龄,张部昌,葛盛芳 .
茶叶科学, 1996, (01) :67-72
[7]   茶叶多糖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汪东风 ;
谢晓凤 ;
王银龙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6, (01) :63-68
[8]  
茶叶加工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施兆鹏主编, 1997
[9]  
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技术[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苗明三主编, 1997
[10]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M].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韩雅珊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