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亚洲观念:新地区主义研究的中国视角

被引:9
作者
耿协峰
机构
[1]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新地区主义; 亚洲观念; 地区共同体; 合作均衡; 全球化; 一带一路;
D O I
10.13569/j.cnki.far.2018.02.015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新地区主义研究在中国国际关系学界一度形成热潮,产生了持续而重要的影响,然而其理论和实践前景也颇受质疑,甚至有人提出"衰落"之说。如今,随着"一带一路"研究热的兴起,重新认识"亚洲观念"已是迫切之需。本文借鉴思想史研究的一些成果,提出重塑亚洲观念的学术命题,希望对中国视角下的新地区主义研究有所促动。概言之,新地区主义对亚洲观念的历史性塑造体现在三个方面:地区利益聚合和整合的发动机,地区权力分布和演化的平衡器,构建地区认同意识和地区共同体观念之光的灯塔。全球化进入新阶段后,亚洲观念面临新的反思和重塑。未来的亚洲将始终是一个多元和多样化的亚洲,不会形成一个"单一的亚洲"。亚洲观念并不构成任何一种理想的文化类型,而是深刻反映着亚洲地区的结构性权力变动和互动。地区共同体建设作为亚洲观念的核心,将建立在完成民族国家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上,而不是相反。亚洲观念的重塑主要是一个学术命题,应当纳入全球学或全球国际关系学的学科领域加以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3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世界主义的理路与谱系 [J].
蔡拓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06) :144-156
[2]   世界主义的新视角:从个体主义走向全球主义 [J].
蔡拓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7, (09) :15-36+156
[3]   “一带一路”和经济全球化新阶段 [J].
郑必坚 .
全球化, 2017, (07) :10-11
[4]   被误解的全球化与异军突起的民粹主义 [J].
蔡拓 .
国际政治研究, 2017, 38 (01) :15-20
[5]   地区安全治理的未来:走向亚洲协调 [J].
庞中英 .
国际安全研究, 2016, 34 (05) :3-22+146
[6]   亚洲区域合作的互联互通: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 [J].
吴泽林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 (06) :70-92+157
[7]   近年中国学界关于东亚一体化的研究述评 [J].
吴泽林 .
现代国际关系, 2015, (10) :54-62+38
[8]   东亚地区主义何以走向衰落? [J].
韩爱勇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5, 32 (05) :63-92
[9]   全球学与全球国际关系学 [J].
秦亚青 .
国际政治研究, 2015, 36 (04) :92-98
[10]  
全球国际关系学与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两者是否兼容[J]. 阿米塔夫·阿查亚,董贺.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