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HBsAg携带者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模式分析
被引:8
作者:

刘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电力医院检验科

刘新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电力医院检验科
机构:
[1] 徐州电力医院检验科
来源:
关键词:
肝炎病毒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乙型;
血清学;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62 [];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了解人群中男性、女性的HBsAg携带率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模式。方法从健康体检人员30823人筛选出HBsAg携带者1913人,用ELISA法进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男女携带者根据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处理,对男性、女性HBsAg携带率进行x2检验。结果经x2检验,男性HBsAg携带率(6.44%)高于女性(5.13%),P<0.005,x2=13.31;作为常见模式"135"(HBsAg、HBeAg、抗-HBc阳性)、"145"(HBsAg、抗-HBe、抗-HBc阳性)、"15"(HBsAg、抗-HBc阳性)所占百分比为9.3%、65.6%、23.6%;男、女HBsAg携带者30~39岁年龄组乙肝"135"模式比例均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人群中男性、女性在HBV感染后的转归有所不同;各年龄段HBsAg携带者均以乙肝"145"模式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2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2007年龙岩市城区服务业人员HBsAg携带状况调查
[J].
廖亦红
;
游田珍
;
杨萍
;
曹春远
.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8, (09)
:730-731

廖亦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龙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游田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龙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杨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龙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曹春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龙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876例HBsAg携带者血清中HBV标记物组合模式分析
[J].
熊新华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 (11)
:2072-2073+2088

熊新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华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重庆市2005年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J].
王青
;
王伟军
;
王豫林
;
王晓军
;
陈园生
;
梁晓峰
.
中国计划免疫,
2007, (04)
:332-335

王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伟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豫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单项抗-HBc-IgG阳性结果的解释及临床意义
[J].
成军
;
谢珏
;
王国政
;
孙长贵
;
葛海峰
;
孙关忠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6, (03)
:203-205

成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检验科 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检验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国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检验科 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检验科

孙长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检验科 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检验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关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检验科 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检验科
[5]
中国3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J].
梁晓峰
;
陈园生
;
王晓军
;
贺雄
;
陈丽娟
;
王骏
;
林长缨
;
白呼群
;
严俊
;
崔钢
;
于竞进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09)
:35-38

梁晓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陈园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王晓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贺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陈丽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王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林长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白呼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严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崔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于竞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6]
乙型肝炎病毒前C/C变异对抗-HBc缺失和病毒复制的影响
[J].
黄利华
;
蒋跃明
;
童福易
;
曹立森
;
黄祖瑚
.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1, (05)
:52-54

黄利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无锡市传染病医院

蒋跃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无锡市传染病医院

童福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无锡市传染病医院

曹立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无锡市传染病医院

黄祖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无锡市传染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