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力和施肥措施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地力贡献率和土壤容重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郭丽
郑春莲
曹彩云
党红凯
马俊永
李科江
机构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河北省农作物抗旱研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河北南部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冬小麦; 夏玉米; 产量; 基础地力贡献率; 土壤容重;
D O I
10.16318/j.cnki.hbnykx.2016.02.008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指导低平原区粮田基础地力定向培育提供重要理论依据,2012~2014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土壤肥力水平为主区、不同施肥措施为副区,研究了低平原区不同土壤基础肥力(高肥、中肥、低肥)和施肥方式(CK—30a不施肥,T1—2a不施肥,T2—1a不施肥,T3—3a施NPK肥,T4—3a施PK肥)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地力贡献率和土壤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肥力条件下小麦、玉米及全年产量基本表现为T3>T2>T1>T4>CK,其中,高、中肥力条件下作物产量差异较小,且与低肥力下的产量差异基本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各肥力条件下,不同施肥措施的基础地力贡献率均表现为T2>T1>CK;各施肥处理在不同肥力条件下的周年基础地力贡献率差异均不显著,但总体来看,高肥力地块对周年产量的基础地力贡献率相对较高。各肥力地块在同种施肥方式下土壤容重差异均不显著;低肥力地块施用氮磷钾肥可以显著降低土壤容重,但随着土壤肥力增高,适当延长氮磷钾肥施用年限才能对土壤容重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氮肥对土壤紧实度的调控效应高于磷钾肥。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潮土肥力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研究.[D].黄绍敏.河南农业大学.2006, 09
[2]   秸秆和生物质炭对苹果园土壤容重、阳离子交换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J].
葛顺峰 ;
彭玲 ;
任饴华 ;
姜远茂 .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 (02) :366-373
[3]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潮土冬小麦农田基础地力演变分析 [J].
贡付飞 ;
查燕 ;
武雪萍 ;
黄绍敏 ;
徐明岗 ;
张会民 ;
刘海龙 ;
姜志伟 ;
王小彬 ;
蔡典雄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2) :120-129
[4]   容重对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 [J].
吴军虎 ;
张铁钢 ;
赵伟 ;
李家科 ;
杨亮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3, (03) :63-67+268
[5]   长期施肥下作物产量演变特征的研究进展 [J].
李忠芳 ;
徐明岗 ;
张会民 ;
李慧 ;
孙楠 .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06) :2387-2392
[6]   施氮水平对黄土旱塬区小麦产量和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 [J].
郭胜利 ;
高会议 ;
党廷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4) :808-814
[7]   中国大陆主要粮食作物地力贡献率和基础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J].
汤勇华 ;
黄耀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05) :1070-1078
[8]   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J].
张国荣 ;
李菊梅 ;
徐明岗 ;
高菊生 ;
谷思玉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02) :543-551
[9]   中国大陆主要粮食作物地力贡献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J].
汤勇华 ;
黄耀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4) :1283-1289
[10]  
Wheat Grain Yield and Yield Stability in a Long-Term Fertilization Experiment on the Loess Plateau.[J]..Pedosphere.200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