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地震反射的标定

被引:15
作者
杨文采
杨午阳
程振炎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
关键词
大陆科学钻探; 结晶岩区; 标定反射体; 三维地震调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81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大陆科学钻探取得的岩芯岩性、构造编录和波速、中子密度测井资料,可以比较准确地标定大陆科学钻探主孔两侧三维地震发现的反射体.二维地震剖面上的反射体可能与二维测线方向有关,三维地震提供了与方向无关的反射体信号,为结晶岩区地壳反射波的标定提供了更加准确可信的基础数据.只有在建立准确的波速模型、由测井资料合成的地震道与三维地震剖面之间达到完美拟合之后,反射体标定才有意义.地震剖面、测井和岩芯资料的柱状对比图由于未考虑非线性时深转换和钻孔的弯曲,只能供初步分析用;反射体的详细标定还要考虑到时深转换的非线性及钻孔的弯曲,逐一制作标定分解图.引起结晶岩中反射体的机制是多方面的,文中逐一分析了过主孔的10个主要地震反射体的特点及成因,总结了结晶岩地区反射体分为三大类:(Ⅰ)与韧性剪切作用有关的反射体;(Ⅱ)与侵入岩或正变质岩岩体有关的反射体;(Ⅲ)与围岩岩性构造不均匀性有关的反射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682 / 169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全观式三维地震采集 [J].
杨文采 ;
刘光林 ;
杨锴 ;
程振炎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3) :735-744
[2]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的地震波速模型 [J].
杨文采 ;
杨午阳 ;
程振炎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2) :477-489
[3]   线形区域的主辅线反射地震调查方法 [J].
杨文采 ;
张春贺 ;
黄秋平 ;
程振炎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6) :112-122
[4]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岩石圈的地震组构 [J].
杨文采 ;
杨午阳 ;
金振民 ;
程振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4) :307-319
[5]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1200米构造柱及变形构造初步解析 [J].
许志琴 ;
张泽明 ;
刘福来 ;
杨经绥 ;
唐哲民 ;
陈世忠 ;
柴耀楚 ;
李天福 ;
陈方远 .
岩石学报, 2004, (01) :53-72
[6]   韧性剪切带中片麻岩和超高压榴辉岩变形特征及其与地震波速各向异性的关系:来自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680~1200米岩心的证据 [J].
陈意 ;
金振民 ;
欧新功 ;
金淑燕 ;
徐海军 .
岩石学报, 2004, (01) :97-108
[7]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三维地震资料的初步解释 [J].
杨文采 ;
杨午阳 ;
程振炎 .
岩石学报, 2004, (01) :127-138
[8]   中国科学深钻选址地球物理调查与大别苏鲁岩石圈 [J].
杨文采 ;
程振炎 ;
张春贺 .
地球学报, 2003, (05) :391-404
[9]   宽频地震方法技术在地震探测工作中的应用 [J].
姜枚 ;
王有学 ;
宿和平 .
地质通报, 2003, (07) :536-539
[10]   标定大陆科学钻探孔区地震反射体 [J].
杨文采 ;
张春贺 ;
朱光明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3) :37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