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7.1级地震断裂特征与地震地表破裂带

被引:22
作者
陈正位 [1 ,2 ]
杨攀新 [1 ,2 ]
李智敏 [3 ]
李家辑 [4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局预测研究所
[3] 青海省地震局
[4] 西藏自治区地震局
关键词
玉树地震; 甘孜-玉树断裂; 地表破裂带; 发震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震中位于33.2°N,96.6°E,自玉树县城至隆宝镇造成了大量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在NW向的玉树-甘孜断裂两段的玉树-治多断裂上,自隆宝镇东至玉树县城,地震引起了长约50km的地震地表破裂带,主要分布在第三纪红砂岩、高漫滩及河床中,致使公路错断、桥梁位错,并引发大量滑坡和崩滑。震中附近的调查表明,地表破裂带主要沿NW向的玉树-治多断裂展布,总体走向NW320°,分为两组,一组为NW向,另一组为NE向,NW向的破裂为左旋走滑,发育一系列小的类拉分盆地,NE向的破裂表现为正断性质。由震源机制解和断裂特征判定,NW向的玉树-治多断裂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
引用
收藏
页码:628 / 6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 [J].
徐锡伟 ;
闻学泽 ;
叶建青 ;
马保起 ;
陈杰 ;
周荣军 ;
何宏林 ;
田勤俭 ;
何玉林 ;
王志才 ;
孙昭民 ;
冯希杰 ;
于贵华 ;
陈立春 ;
陈桂华 ;
于慎鄂 ;
冉勇康 ;
李细光 ;
李陈侠 ;
安艳芬 .
地震地质, 2008, (03) :597-629
[2]   昆仑山地震(Mw7.8)破裂行为、变形局部化特征及其构造内涵讨论 [J].
徐锡伟 ;
于贵华 ;
马文涛 ;
林传勇 ;
Yann Klinger ;
Paul Tapponnier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7) :785-796
[3]   甘孜玉树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 [J].
彭华 ;
马秀敏 ;
白嘉启 ;
杜德平 .
地质力学学报, 2006, (03) :295-304
[4]  
甘孜-玉树断裂的平均滑动速率与近代大地震破裂[J]. 闻学泽,徐锡伟,郑荣章,谢英情,万创.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5]   唐山地震深浅构造关系研究 [J].
尤惠川 ;
徐锡伟 ;
吴建平 ;
何正勤 .
地震地质, 2002, (04) :571-582
[6]   甘孜-玉树断裂带的近代地震与未来地震趋势估计 [J].
周荣军 ;
闻学泽 ;
蔡长星 ;
马声浩 .
地震地质, 1997, (02) :20-29
[7]   甘孜-玉树断裂带的新构造特征与地震危险性估计 [J].
闻学泽 ;
黄圣睦 ;
江在雄 .
地震地质, 1985, (03) :23-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