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西部及东南周边地区季风前大气边界层结构分析

被引:16
作者
朱春玲 [1 ,2 ]
马耀明 [1 ]
陈学龙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对流边界层; 稳定边界层; 逆温; 超绝热;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3 [大气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2008年JICA项目第一阶段(2008年2月25日至3月19日)的加密探空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西部及东南周边的大气边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位温廓线均有明显的日变化,午后白天对流边界层达到最大,夜间稳定边界层在清晨达到最大.理塘和大理的稳定边界层绝大多数情况下在傍晚就开始发展,凌晨开始增强,清晨达到最大.对流边界层发展的同时低层大气出现超绝热层,其中改则的超绝热层能维持到19:00时稳定边界层形成,理塘和大理的近地超绝热层厚度较低且维持时间也较短.近地面层逆湿一般出现在夜间和凌晨,日出后逐渐消失.受大气热力作用的影响,边界层内水汽分布有着类似温度的分布特征.白天混合比有明显的混合层特征,日变化廓线保持不变或略微减小.在整个对流层里3个站均以西风为主导风向,低层大气有明显的东风气流,边界层内存在明显的风切变.
引用
收藏
页码:325 / 33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大气物理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盛裴轩等编著, 2003
[12]  
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观测分析与动力学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周明煜等著, 2000
[13]  
大气边界层[M]. 气象出版社 , 赵鸣,苗曼倩编著, 1992
[14]  
青藏高原气象学[M]. 科学出版社 , 叶笃正等著, 1979
[15]   A NEW INTEGRATED OBSERVATIONAL SYSTEM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J].
Xu, Xiangde ;
Zhang, Renhe ;
Koike, Toshio ;
Lu, Chungu ;
Shi, Xiaohui ;
Zhang, Shengun ;
Bian, Lingen ;
Cheng, Xinghong ;
Li, Peiyan ;
Ding, Guoan .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08, 89 (10) :1492-1496
[16]   青藏高原西部改则地区大气边界层特征 [J].
李家伦 ;
洪钟祥 ;
孙菽芬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0, (03) :3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