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2a西南地区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7
作者
郎登潇
师嘉褀
郑江坤
廖峰
马星
王文武
陈怡帆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2] 四川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潜在蒸散发; Penman-Monteith公式; Mann-Kendall检验; 变化趋势; 西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2 [蒸发与蒸散];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潜在蒸散发对水资源评价和气候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气象观测资料计算了中国西南地区90个气象站的潜在蒸散发,并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潜在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近52a的平均潜在蒸散发为3 209.8 mm,其中云南省潜在蒸散发最高(3 664.7 mm),其次为四川省(3 015.0 mm)、重庆市(2 972.4 mm)、贵州省(2 958.0 mm)。四季潜在蒸散发空间分布特征与年不同,从大到小排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2)西南地区整体呈增加趋势(0.9 mm/10 a),其中31个站点呈减少趋势(p<0.1),17个站点呈增加趋势(p<0.1),其余站点变化趋势不显著。大部分站点春季(55.6%)和夏季(63.3%)呈减少趋势,秋季(62.2%)和冬季(58.9%)则呈增加趋势。(3)经MannKendall突变检验,该区整体潜在蒸散发的突变时间为1995年(p<0.05);单个站点突变检验显示,76个站点发生突变,突变年份集中于1980s,未发生突变的站点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东缘。整体上看,近52a来西南地区潜在蒸散发略呈增加趋势,并存在突变点,但部分站点存在相反的变化趋势,这和复杂的地形环境和气候特征有较大关系,体现出西南地区水文气象变化的独特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45 / 95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典型喀斯特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变化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J].
戴明宏 ;
李玉涛 ;
王腊春 ;
曾春芬 ;
陈洪元 .
地球与环境, 2016, 44 (03) :342-352
[2]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J].
谢平 ;
张杨珠 ;
龙怀玉 ;
雷秋良 ;
曹祥会 .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04) :940-947
[3]   2000年以来的渭河流域实际蒸散发时空格局分析 [J].
董晴晴 ;
占车生 ;
王会肖 ;
王飞宇 ;
朱明承 ;
牛存稳 .
干旱区地理, 2016, 39 (02) :327-335
[4]   定量分析四川省1954~2014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及气候影响因素 [J].
李楠 ;
张宏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3 (04) :32-36
[5]   近52a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J].
王蒙 ;
殷淑燕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 (07) :1221-1229
[6]   重庆市参考作物蒸散量及湿润指数变化研究 [J].
徐羽 ;
徐刚 ;
吴艳飞 ;
甘芬芳 .
水土保持研究, 2015, 22 (03) :176-181+187
[7]   1961~2010年辽河三角洲参考蒸散发变化特征及主导因子分析 [J].
王炳亮 ;
李国胜 .
地理科学, 2014, 34 (10) :1233-1238
[8]   1961~2010年中国大陆地面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J].
周丹 ;
张勃 ;
李小亚 ;
季定民 ;
杨尚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23 (04) :549-558
[9]   1961—2010年松花江流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及影响要素分析 [J].
温姗姗 ;
姜彤 ;
李修仓 ;
王腾飞 ;
王艳君 ;
Thomas Fischer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4, 10 (02) :79-86
[10]   第二松花江流域实际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 [J].
谢今范 ;
韦小丽 ;
张晨琛 ;
于秀晶 ;
胡轶鑫 .
生态学杂志, 2013, 32 (12) :3336-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