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课程集散式整合途径探讨

被引:7
作者
张荣华
机构
[1]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中学生物; 课程整合; 集散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G633.91 [生物];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04 ; 0401 ;
摘要
本文在考察生物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上,梳理了课程整合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应用系统思想,对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内涵和途径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分散控制教学场景,有效集成教学效果"的"集散式课程整合"思想,重点讨论了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集散式整合的结构、方法与内容,以及通过课程、资源和实验等途径整合的技术路线。集散式整合服务系统为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有效整合提供了物质和结构基础,为集散式课程整合提供了重要的实施手段,为集散式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充要的信息化操作平台,为集散式实验提供了彰显生物学特色的必要的实践操作平台。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1+134 +1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漫谈美国高校教学与实验室管理 [J].
王金发 ;
沈显生 .
中国大学教学, 2010, (09) :94-96
[2]   浅谈个人生物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J].
陈华毅 .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0, (10) :65-68
[3]  
构建专题学习网站 践行高效生物课堂[J]. 陈冬梅.科学教育. 2010 (02)
[4]   十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J].
黄德群 .
电化教育研究, 2009, (08) :86-89+94
[5]   新课程观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探析 [J].
吴翔 ;
梁丽 .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8, (18) :14-16
[6]   对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分析思考和新整合理论的建构 [J].
何克抗 .
中国电化教育, 2008, (07) :1-10
[7]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对生物实验和教学的重大影响 [J].
江海平 ;
冯鸿 .
遗传, 2007, (12) :1529-1532
[8]   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学生物课教学整合的实践及启示 [J].
王亚萍 ;
朱敏 .
软件导刊, 2007, (22) :26-28
[9]   迎接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挑战 [J].
何克抗 .
中国电化教育, 2006, (08) :5-11
[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高中生物《神经调节》 [J].
魏国芳 .
生物学杂志, 2006, (02) :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