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体系网络化研究

被引:50
作者
胡国建 [1 ]
陈传明 [1 ]
金星星 [2 ]
王强 [1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市体系; 城市网络; 研究范式; 研究进展;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当前,学者普遍认同城市体系研究的重心从等级范式向网络范式转向。在大量的文献梳理基础上,阐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体系研究范式的转向过程,并进一步梳理中国城市网络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关注重点。结果表明:2010年之后,网络成为中国城市体系研究的主流范式,等级体系文献数量呈波动递减趋势,全国和长三角成为热点关注区域;属性数据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早期城市网络研究中数据匮乏的状况,关系数据应成为未来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研究视角及其所应用的数据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多元视角的综合研究成为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网络研究未来可能的突破点,包括:调整国家城市网络的研究框架、超越交通数据直接考察城市间的实体联系、测度企业外部的横向联系、有向加权网络分析和可视化、增加研究中的地理"意味"等。
引用
收藏
页码:681 / 69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1]   中国城市网络等级结构特征及组织模式——基于铁路和航空流的比较 [J].
王姣娥 ;
景悦 .
地理学报, 2017, 72 (08) :1508-1519
[2]   铁路客运视角下东北地区城市网络结构演变及组织模式探讨 [J].
孟德友 ;
冯兴华 ;
文玉钊 .
地理研究, 2017, 36 (07) :1339-1352
[3]   有向加权城市网络的转变中心性与控制力测度--以中国春运人口流动网络为例 [J].
赵梓渝 ;
魏冶 ;
王士君 ;
庞瑞秋 .
地理研究, 2017, 36 (04) :647-660
[4]   基于公路客流的中国城市网络结构与空间组织模式 [J].
陈伟 ;
刘卫东 ;
柯文前 ;
王女英 .
地理学报, 2017, 72 (02) :224-241
[5]   基于人才流动的城市网络关系构建 [J].
马海涛 .
地理研究, 2017, 36 (01) :161-170
[6]   基于高速公路交通流的江苏省城市空间关联特征 [J].
柯文前 ;
陆玉麒 ;
朱宇 ;
陈伟 ;
杨青 .
人文地理, 2016, 31 (06) :130-136
[7]   赛博空间视角下中国三大城市群网络特征——基于豆瓣跨城活动数据 [J].
黎智枫 ;
赵渺希 .
人文地理, 2016, 31 (06) :102-108
[8]   春运人口流动透视的转型期中国城市网络结构 [J].
魏冶 ;
修春亮 ;
刘志敏 ;
陈伟 .
地理科学, 2016, 36 (11) :1654-1660
[9]   网络关系与空间组织:长三角与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创新合作关系的比较分析 [J].
陆天赞 ;
吴志强 ;
黄亮 .
城市规划学刊, 2016, (02) :35-44
[10]   城市网络地位与网络权力的关系——以中国汽车零部件交易链接网络为例 [J].
王成 ;
王茂军 ;
柴箐 .
地理学报, 2015, 70 (12) :1953-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