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境下的自白任意性规则

被引:21
作者
王景龙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自白的任意性; 自白激励制度; 制度化“逼供”;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6.01.015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自白任意性规则已在规范层面上初步成型,形成了包括"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原则性规定、自白任意性保障规范和非任意性自白排除规范在内的规范体系。虽然它具有与西方不同的理论构造,但面临与西方相同的实践难题:口供的自愿性与讯问的强迫性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自白任意性判断标准确定的两难;中国司法实践对口供的刚性需求与自白任意性规则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矛盾。为解决矛盾,中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一方面要构建制度化的"逼供"机制,另一方面要完善合法化的"诱供"制度,以增加口供的供给。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5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非法供述排除规则”的实证研究及理论反思 [J].
王爱平 ;
许佳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4, (02) :95-104
[2]   我国非法口供排除的“痛苦规则”及相关问题 [J].
龙宗智 .
政法论坛, 2013, 31 (05) :16-24
[3]   供述自愿性的权力保障模式 [J].
马静华 .
法学研究, 2013, 35 (03) :158-171
[4]   自白任意性规则的法律价值 [J].
张建伟 .
法学研究, 2012, 34 (06) :164-177
[5]   刑事证据制度发展中的阶段性进步——刑事证据两个规定评析 [J].
熊秋红 .
证据科学, 2010, 18 (05) :569-576
[7]   论“自愿陈述”与我国口供原则的正当性 [J].
陈闻高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6) :150-153
[8]   非法自白应否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英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简要历史 [J].
弗洛伊德·菲尼 ;
郭志媛 .
中国法学, 2002, (04) :159-167
[9]   关于沉默权与警察讯问权的考察与反思 [J].
崔敏 .
公安大学学报, 2001, (06) :48-58
[10]   Deceptive police interrogation practices: How far is too far? [J].
Magid, L .
MICHIGAN LAW REVIEW, 2001, 99 (05) :116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