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安徽大别山─张八岭地区新的构造格局与非板块碰撞造山过程
被引:21
作者:

汤加富,荆延仁,侯明金,高天山,周存亭,孙先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机构:
[1] 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大别变质造山带,双向变形褶皱带,非板块碰撞造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 [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根据近年来专题研究和区域填图所取得的一些调查成果,就区内地质构造分区与双向变形褶皱带、造山带内地质特征与非板块碰撞造山过程等提出了新的认识,为探索区内地质演化及其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新的地质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中国超高压变质岩研究评述[J]. 科学通报 , 1994, (24) : 2214 - 2218从柏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王清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
- [2] 东秦岭陆壳反射地震剖面[J]. 地球物理学报, 1994, (06) : 749 - 758袁学诚,徐明才,唐文榜,王庆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河北省廊坊地质矿产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地质矿产部计算中心
- [3] 皖西白大山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安徽地质, 1994, (Z1) : 135 - 140毕治国,李玉发,汤加富,侯明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所
- [4] 陆壳深部结构研究的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及其在华南地区的应用[J]. 安徽地质, 1994, (Z1) : 122 - 134金文山,赵风清,甘晓春,王祖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 [5] 华南变质基底的组成、边界与构造演化(研究综述)[J]. 安徽地质, 1994, (Z1) : 104 - 111汤加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所
- [7] 大别山北麓石炭系研究新进展[J]. 地层学杂志, 1994, (01) : 17 - 23+83-84王仁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煤炭工业部地质普查大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徐淮”地区控煤构造的三种表现形式及演化特征[J]. 中国煤田地质, 1993, (04) : 5 - 11李东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煤田地质局科研所蚌埠
- [9] 长江中下游早元古代基底的发现及意义[J]. 科学通报 , 1993, (20) : 1883 - 1886邢凤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徐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李志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 [10] 大别山碰撞造山带基本结构[J]. 科学通报 , 1993, (06) : 542 - 545董树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孙先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张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黄德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王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戴世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于邦存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