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PM10污染与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10
作者
周德平 [1 ]
齐颖 [2 ]
甘露林 [2 ]
高杰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2] 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3] 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关键词
PM10; 季节变化; 气象要素;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0.15.024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近3年长春市环境监测资料与同期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长春市主要污染物PM10的季节演变特征,并对PM10浓度与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能见度、平均风速和气压6个气象要素的统计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年中PM10年均浓度没有明显起伏,均在0.097~0.100mg/m3;PM10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采暖期最高,春季沙尘期次之,夏季降雨期最低;3年中PM10污染以II级为主,占87.7%;PM10污染较重的当天,往往会伴随出现雾、烟幕、大风、沙尘等天气现象;PM10浓度与平均气温、降水量、能见度和平均风速呈显著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和气压呈显著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034 / 803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 [J].
时宗波 ;
邵龙义 ;
T.P.Jones ;
A.G.Whittaker ;
R.J.Richards ;
张鹏飞 .
科学通报, 2004, (07) :673-678
[3]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对患者危害的监测与探讨 [J].
梁克为 ;
唐晓敏 ;
刘雪林 ;
邹淑华 ;
杨振洲 ;
贾瑞忠 ;
张绪 ;
武雪冰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03) :34-36
[4]  
北京市西北城区取暖期环境大气中PM10的物理化学特征[J]. 时宗波,邵龙义,李红,A.G.Whittaker,T.P.Jones,K.A.BeruBe,R.J.Richards.环境科学. 2002(01)
[5]   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进展 [J].
李红 ;
曾凡刚 ;
邵龙义 ;
时宗波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2, (01) :85-87
[6]  
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J]. 张大年.上海环境科学. 1999(04)
[7]  
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J]. 张大年.上海环境科学. 1999 (04)
[8]  
空气污染气象学教程[M]. 气象出版社 , 蒋维楣等编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