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金融组织剩余控制权安排的另一种可能——分权型及半阁村实例

被引:6
作者
刘西川
钟觅琦
机构
[1]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合作金融; 信用互助社; 分权; 剩余控制权; 风险控制; 信用担保;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8.10.007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除由发起人集中负责实施剩余控制权的发起人控制模式之外,合作金融组织剩余控制权安排还存在另一种可能——分权型模式,即根据风险与权利对应原则由成员采取分散化方式来实施剩余控制权。本文提出一个合作金融组织剩余控制权安排的分析框架,并在该框架下实证分析半阁村信诚农村信用互助专业合作社剩余控制权的分配与实施过程及其特点,初步验证了分权型模式的内在逻辑,即分权型模式可以根据入股情况在成员中间分配剩余控制权,通过明确和具体的成员担保机制来分散化实施剩余控制权。分权型模式的理论启示在于其揭示了剩余控制权实施存在非唯一性的可能。最后从剩余控制权"可分"的角度对当前合作金融组织实践与政策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104+144 +14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资金互助组织“隧道行为”及其抑制措施——以苏北22家资金互助社为例 [J].
陈东平 ;
张雷 ;
张蕴嘉 .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7, 32 (01) :121-128
[2]   资金互助组织如何实现风险防控——基于河北、山东调研案例 [J].
雷鹏 ;
韩山 ;
贾伟 .
银行家, 2017, (01) :106-109
[3]   农村小微金融“内部化悖论”的案例分析 [J].
高俊 ;
刘亚慧 ;
温铁军 .
中国农村观察, 2016, (06) :2-11+96
[4]   农村资金互助社异化与治理制度重构 [J].
陈立辉 ;
刘西川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 (03) :111-122+159
[5]   异质性社员参与农村资金互助业务的博弈分析 [J].
李明贤 ;
周蓉 .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37 (02) :77-82+112
[7]   组织成本、专有性资源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发起人控制 [J].
朱乾宇 ;
罗兴 ;
马九杰 .
中国农村经济, 2015, (12) :49-62
[8]   合作社破解融资难题的改革试验——以江苏金坛万叶水产合作社信用合作为例 [J].
贺潇 .
农村经营管理, 2015, (12) :10-11
[9]   农村合作金融的风险控制——以山东、浙江供销社资金互助为例 [J].
艾永梅 .
中国金融, 2015, (14) :92-93
[10]   资本累积不必然引起农村资金互助社使命漂移——以江苏省滨海县为例 [J].
陈东平 ;
钱卓林 .
农业经济问题, 2015, 36 (03) :40-4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