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乡村教育振兴——基于城乡教育资源共生的理论考察

被引:65
作者
孙德超 [1 ]
李扬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2] 吉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乡村教育振兴; 城乡教育资源; 共享; 共生; 内卷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城乡教育资源的流动是推动乡村教育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往研究多以共享理念指导城乡教育资源流动,并围绕教育经费、教师资源、教学资源等实体资源展开路径探索。然而,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教育资源由城市向农村单向流动,乡村教育出现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欠缺自信心的乡村教育需要新的理念重构振兴之路。共生是对共享的继承与发展,共生理论中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对城乡教育资源流动的研究具有较强适用性,城乡教育资源"共生"可以有效解决乡村教育内卷化、城乡教育互动不足、资源流动不稳定等问题。在乡村教育振兴中,城乡教育资源需要从共享走向共生,强调发展理念、内容及方式的转变与优化,以实现互惠共生。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央财政:下达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1695.9亿元[J]. 中国农村教育. 2020(22)
[2]  
中央财政:下达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1695.9亿元[J]. 中国农村教育. 2020 (22)
[3]   乡村教育振兴的内涵、价值与路径 [J].
戚万学 ;
刘伟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 (06) :21-28
[4]   乡土性与现代性:乡村学校的文化反思与文化自觉 [J].
谭敏 .
教育科学研究, 2020, (06) :18-23
[5]   乡村学校师资困境:表现、归因与纾解 [J].
张晓峰 ;
叶青 ;
于天贞 .
教师教育研究, 2019, (05) :123-128
[6]   共生理论视角下农村环境治理:挑战与创新 [J].
李宁 ;
王芳 .
现代经济探讨, 2019, (03) :86-92
[7]   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国内研究综述 [J].
雷励华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2) :38-44
[8]   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发展:一种新型城乡关系的解释框架 [J].
武小龙 .
农业经济问题, 2018, (04) :14-22
[9]   以共享理念促进农村贫困地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J].
任青 ;
张伟 .
红旗文稿, 2017, (12)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