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海相页岩气地质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72
作者
王淑芳
董大忠
王玉满
李新景
黄金亮
管全中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页岩气; 龙马溪组; 筇竹寺组; Barnett页岩; Marcellus页岩; Haynesville页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中国海相页岩气详细研究和美国典型页岩气区带解剖,对比研究了中美页岩气地质特征的异同,这些研究对指导我国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1美国Barnett页岩、Marcellus页岩和Haynesville页岩气区带的盆地类型为前陆盆地,中国四川早古生代盆地为克拉通。沉积环境均为深水陆棚,岩石类型以硅质和硅质钙质页岩为主,脆性矿物含量高。2Barnett页岩TOC值为3%13%,平均为4.5%,Marcellus页岩TOC值为3%12%,平均为4.0%,Haynesville页岩TOC值为0.5%4%。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和筇竹寺组页岩TOC值分别为1.5%3%和2.5%4.5%。3美国三大页岩成熟度适中,四川盆地海相页岩处于过成熟阶段。Barnett页岩、Marcellus页岩和Haynesville页岩RO值分别为0.5%2.1%、1.2%3.5%和1.2%3%。四川盆地筇竹寺组页岩RO值一般为2.5%4.5%,平均为3.5%,龙马溪组页岩RO值为1.5%3%。4Barnett页岩核心区厚度为30~180m,总孔隙度为4%5%,基质渗透率小于1×10-3μm2,Marcellus页岩厚度为15~60m,孔隙度平均为10%,渗透率小于1×10-3μm2,Haynesville页岩厚度为70~100m,孔隙度为8%9%,渗透率小于5×10-3μm2,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厚度为25~120m,孔隙度为3%10%,渗透率为(0.01~1)×10-3μm2,筇竹寺组页岩厚度为40~100m,孔隙度为0.1%3%,渗透率为(0.01~42)×10-3μm2。5Barnett页岩、Marcellus页岩和Haynesville页岩含气量分别为4.2~9.9m3/t、1.70~2.83m3/t和2.5~9m3/t。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和筇竹寺组页岩含气量分别为1.7~4.5m3/t和0.55~1.2m3/t。中国海相页岩吸附气含量大于美国。6美国海相页岩埋深为1 220~3 990m,中国海相页岩埋深可高达5 000m,一般为1 500~4 000m;Barnett页岩和筇竹寺组页岩为正常地层压力,压力系数分别为0.99~1.01和1,Marcellus页岩,Haynesville页岩和五峰组—龙马溪组为异常高压,地层压力系数分别为0.9~1.4、1.61~2.07和1~2.3。7除四川盆地筇竹寺组页岩外,其他4套页岩均具有良好封盖层,有利于天然气保存。8美国地表条件更有利,多以平原为主,而四川多为丘陵。9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17.5×1012 m3,技术可采资源量为1.77×1012 m3,筇竹寺组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8.86×1012 m3,技术可采资源量为0.886×1012 m3。
引用
收藏
页码:1666 / 167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理论认识及实践意义 [J].
邹才能 ;
杨智 ;
张国生 ;
侯连华 ;
朱如凯 ;
陶士振 ;
袁选俊 ;
董大忠 ;
王玉满 ;
郭秋麟 ;
王岚 ;
毕海滨 ;
李登华 ;
武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 (01) :14-25+27+26
[2]   川南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形成条件及资源潜力 [J].
黄金亮 ;
邹才能 ;
李建忠 ;
董大忠 ;
王社教 ;
王世谦 ;
程克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1) :69-75
[3]   敏感性分析在烃源岩成熟度史模拟中的应用——以川东北地区普光5井古生界海相烃源岩为例 [J].
饶松 ;
唐晓音 ;
朱传庆 ;
胡圣标 ;
汪集旸 .
地质科学, 2011, (01) :213-225
[4]   中国页岩气形成机理、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 [J].
邹才能 ;
董大忠 ;
王社教 ;
李建忠 ;
李新景 ;
王玉满 ;
李登华 ;
程克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6) :641-653
[5]   页岩气形成条件及成藏影响因素研究 [J].
王祥 ;
刘玉华 ;
张敏 ;
胡素云 ;
刘红俊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 (02) :350-356
[6]   中国南方海相生烃成藏研究的若干新进展(三) 南方四套区域性海相烃源岩的沉积相及发育的控制因素 [J].
梁狄刚 ;
郭彤楼 ;
边立曾 ;
陈建平 ;
赵喆 .
海相油气地质, 2009, 14 (02) :1-19
[7]   页岩气的形成与开发 [J].
张林晔 ;
李政 ;
朱日房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1) :124-128+148
[8]   北美裂缝性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启示 [J].
李新景 ;
胡素云 ;
程克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4) :392-400
[9]   页岩气成藏机理和分布 [J].
张金川 ;
金之钧 ;
袁明生 .
天然气工业, 2004, (07) :15-18+131
[10]  
非常规油气地质.[M].邹才能; 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