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异常热演化因素探讨
被引:14
作者
:
程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程喆
[
1
]
徐旭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徐旭辉
[
1
]
王荣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不详
王荣新
[
2
]
武明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武明辉
[
1
]
辛藜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辛藜莉
[
3
]
机构
:
[1]
不详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不详
[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5]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6]
不详
来源
:
石油实验地质
|
2011年
/ 02期
关键词
:
烃源岩;
热演化;
构造—热事件;
上古生界;
南华北;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分布广泛,烃源岩厚度稳定,有机质丰度高,多为Ⅱ2—Ⅲ型。经历印支、燕山、喜山等多期差异性构造运动改造,致使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参差不齐,这是南华北地区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选区中至关重要的参数。从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特征入手,通过对造成上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异常的因素分析,认为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异常热演化以深成热变质作用为主,中生代普遍发生的地壳热隆升造成了上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具有南北分区的特点,中生代以来的岩浆作用是造成局部地区热演化程度较高的根本原因,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及重力滑动作用对热演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有效油气资源分布于围绕现今高演化区的边缘带,即洛阳伊川—巨陵襄城—鹿邑—谭庄沈丘—倪丘集—颜集等地区,是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镜质体反射率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
[J].
赵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赵俊峰
;
刘池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刘池洋
;
王晓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王晓梅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4,
(06)
:15
-18
[2]
中国东部造山带两侧盆地与油气[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刘光祥等, 2007
[3]
华北南部油气地质条件[M]. 地质出版社 , 焦大庆, 2009
[4]
豫西荥巩——新密煤田太原组、山西组的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
[J].
张年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张年茂
;
杨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杨起
;
李宝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李宝芳
.
现代地质,
1988,
(02)
:226
-240
[5]
华北聚煤区南部煤变质作用类型及其控制因素探讨
[J].
钟宁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
钟宁宁
;
曹代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
曹代勇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2,
(03)
:89
-96
[6]
豫西煤田重力滑动构造形成条件分析
[J].
曹代勇,王昌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重庆大学
曹代勇,王昌贤
.
河南地质,
1994,
(01)
:28
-35
[7]
华北石炭二叠纪的海侵作用
[J].
武法东,陈钟惠,张守良,葛立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武法东,陈钟惠,张守良,葛立刚
.
现代地质,
1995,
(03)
:284
-291
[8]
华北地台东部石炭—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特征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世悦
;
刘焕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勘探系
刘焕杰
.
中国区域地质,
1997,
(04)
:44
-51
[9]
大别造山带中新生代隆升作用的时空格局——构造年代学证据
[J].
王国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王国灿
;
杨巍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杨巍然
.
地球科学,
1998,
(05)
:27
-33
[10]
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沉积体系及古地理演化
[J].
郭英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郭英海
;
刘焕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刘焕杰
;
权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权彪
;
汪泽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汪泽成
;
钱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钱凯
.
沉积学报,
1998,
(03)
:44
-51
←
1
2
3
→
共 24 条
[1]
镜质体反射率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
[J].
赵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赵俊峰
;
刘池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刘池洋
;
王晓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王晓梅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4,
(06)
:15
-18
[2]
中国东部造山带两侧盆地与油气[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刘光祥等, 2007
[3]
华北南部油气地质条件[M]. 地质出版社 , 焦大庆, 2009
[4]
豫西荥巩——新密煤田太原组、山西组的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
[J].
张年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张年茂
;
杨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杨起
;
李宝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李宝芳
.
现代地质,
1988,
(02)
:226
-240
[5]
华北聚煤区南部煤变质作用类型及其控制因素探讨
[J].
钟宁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
钟宁宁
;
曹代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
曹代勇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2,
(03)
:89
-96
[6]
豫西煤田重力滑动构造形成条件分析
[J].
曹代勇,王昌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重庆大学
曹代勇,王昌贤
.
河南地质,
1994,
(01)
:28
-35
[7]
华北石炭二叠纪的海侵作用
[J].
武法东,陈钟惠,张守良,葛立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武法东,陈钟惠,张守良,葛立刚
.
现代地质,
1995,
(03)
:284
-291
[8]
华北地台东部石炭—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特征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世悦
;
刘焕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勘探系
刘焕杰
.
中国区域地质,
1997,
(04)
:44
-51
[9]
大别造山带中新生代隆升作用的时空格局——构造年代学证据
[J].
王国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王国灿
;
杨巍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杨巍然
.
地球科学,
1998,
(05)
:27
-33
[10]
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沉积体系及古地理演化
[J].
郭英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郭英海
;
刘焕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刘焕杰
;
权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权彪
;
汪泽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汪泽成
;
钱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钱凯
.
沉积学报,
1998,
(03)
:44
-51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