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层气储层压裂现状及其展望

被引:23
作者
韩金轩
杨兆中
李小刚
路艳军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
关键词
煤层气; 水力压裂; 压裂难点; 压裂工艺; 缝网压裂;
D O I
10.19406/j.cnki.cqkjxyxbzkb.2012.03.016
中图分类号
TE377 [气田提高采收率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煤层气储层具有多裂缝、低压力和低渗透的特点,在压裂过程中容易造成压裂液的滤失,形成短而宽的压裂缝,使压裂效果不理想。对我国煤层气储层压裂存在的难点进行定性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同时,介绍现有的国内外煤层气储层在压裂过程中使用的压裂液、支撑剂和压裂工艺。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煤层气低产井低产原因及增产改造技术 [J].
张义 ;
鲜保安 ;
孙粉锦 ;
王一兵 ;
鲍清英 .
天然气工业, 2010, 30 (06) :55-59+127
[2]   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方法与结果 [J].
刘成林 ;
朱杰 ;
车长波 ;
杨虎林 ;
樊明珠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11) :130-132+152
[3]   中国煤层气资源特点及开发对策 [J].
李景明 ;
巢海燕 ;
李小军 ;
刘洪林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4) :9-13+129
[4]   液态CO2压裂技术在煤层气压裂中的应用 [J].
才博 ;
王欣 ;
蒋廷学 ;
吕雪晴 .
天然气技术, 2007, (05) :40-42+94
[5]   煤层气井复杂水力压裂裂缝模型研究 [J].
吴晓东 ;
席长丰 ;
王国强 .
天然气工业, 2006, (12) :124-126+206
[6]   清洁压裂液在煤层气井压裂中的应用 [J].
崔会杰 ;
王国强 ;
冯三利 ;
吴刚飞 .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06, (04) :58-61+92
[7]   煤层气增产技术 [J].
张亚蒲 ;
杨正明 ;
鲜保安 .
特种油气藏, 2006, (01) :95-98+110
[8]   中国煤层气产业化开发的技术选择 [J].
饶孟余 ;
杨陆武 ;
冯三利 ;
叶建平 .
特种油气藏, 2005, (04) :1-4+14
[9]   我国煤层气井水力压裂的实践及煤层裂缝模型选择分析 [J].
李安启 ;
姜海 ;
陈彩虹 .
天然气工业, 2004, (05) :91-94+154
[10]   煤层气井用压裂液技术研究 [J].
汪永利 ;
丛连铸 ;
李安启 ;
张遂安 ;
马方明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2, (06) :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