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租房社区的居住与就业空间匹配问题——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13
作者
曾德珩 [1 ]
全利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2]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关键词
公租房; 空间匹配; 居住成本; 通勤成本; 住房与交通综合可支付性指数;
D O I
10.13239/j.bjsshkxy.cswt.140214
中图分类号
D632 [民政工作];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随着公租房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公租房社区的居住与就业匹配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基于对重庆市的3个公租房小区的实地调研,在考察各个社区居民结构、居住成本、通勤方式与成本、家庭收入等情况后,利用住房与交通综合可支付性指数,结合通勤时间与通勤距离,分析了公租房小区居住与就业空间的匹配状况,并在公租房建设选址、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居住—就业平衡与城市通勤——以上海普陀区为例 [J].
钟喆 ;
孙斌栋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31 (03) :88-92
[2]   保障性住房制度与城市空间的研究进展 [J].
马晓亚 ;
袁奇峰 .
建筑学报, 2011, (08) :55-59
[3]   从“空间失配”走向“空间适配”——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规划选址影响要素评析 [J].
凌莉 .
上海城市规划, 2011, (03) :58-61
[4]   住房与交通综合可支付性指数的设计与应用——以北京为例 [J].
郑思齐 ;
刘可婧 ;
孙伟增 .
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 (02) :54-61
[5]   城市居住与就业的空间配合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
孟繁瑜 ;
房文斌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7, (06) :87-94
[6]   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匹配——基于城市经济学角度的思考 [J].
郑思齐 ;
龙奋杰 ;
王轶军 ;
于璐 .
城市问题, 2007, (06) :56-62
[7]   内城区的区位特征与低收入者的就业可达性 [J].
沈青 ;
张岩 ;
张峰 .
国际城市规划, 2007, (02) :26-35
[8]   住房价格上涨对CPI的传导效应——兼论我国CPI编制体系的缺陷 [J].
王军平 .
经济学家, 2006, (06) :78-82
[9]   广州城市居住-就业空间及对居民出行的影响 [J].
周素红 ;
闫小培 .
城市规划, 2006, (05) :13-18+26
[10]   “空间失配”假设及对中国城市问题研究的启示 [J].
李纯斌 ;
吴静 .
城市问题, 2006, (02)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