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符号整合后语篇意义的嬗变与调控——兼论从语言语篇分析到多模态语篇分析转向时期的若干问题

被引:46
作者
曾方本
机构
[1] 惠州学院外语系
关键词
语篇分析; 多模态语篇; 多模态; 符号;
D O I
10.16362/j.cnki.cn61-1023/h.2009.06.015
中图分类号
H319 [语文教学];
学科分类号
050201 ;
摘要
非语言模态在语篇分析中身份与地位的认定经过了一个长久的历程,直到社会符号学的建立才为它提供了坚强的理论支持。多模态语篇可看作是由若干单模态语篇整合而成的,整合后语篇的意义会发生嬗变,但是针对一些因素对其嬗变形式可以进行适当调控。在当前从语言语篇分析向多模态语篇分析的转向时期,对一些问题的廓清可为多模态语篇分析提供方向性的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 [J].
李战子 .
外语研究, 2003, (05) :1-8+80
[2]   静态语境与动态语境的转换及其语义位移研究 [J].
曾方本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 (03) :97-101
[3]   话语分析五十年:回顾与展望 [J].
朱永生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3, (03) :43-50
[4]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J].
朱永生 .
外语学刊, 2007, (05) :82-86
[5]   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 [J].
顾曰国 .
外语电化教学, 2007, (02) :3-12
[6]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 [J].
胡壮麟 .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 (01) :1-10
[7]   话语分析的新发展——多模态话语分析 [J].
辛志英 .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5) :208-211
[8]  
亚里士多德全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著, 1991
[9]  
d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Gerald Duckworth&Co. Saussure.F. . 1972
[10]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Thomas JA. Longman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