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宏观社会工作的当代取向

被引:16
作者
何雪松
杨超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
关键词
共享发展; 宏观社会工作; 共享发展型社会; “泛利性治理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共享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基于对西方发展理论的反思并根植于中国历史政治脉络和现实需要而提出的。当代社会工作的宏观使命是关注社会问题、坚持分配正义并反思新自由主义带来的负面社会结果,这与共享发展理念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此,共享发展可以作为中国宏观社会工作的时代取向,目标是建构一个共享发展型社会。共享发展型社会的组成要素是共建共享共富的价值观、包容性经济增长、发展型社会政策和泛利性治理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9+175 +17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社会工作学:何以可能?何以可为? [J].
何雪松 .
学海, 2015, (03) :41-46
[2]   民族社会工作:发展与文化的视角 [J].
王思斌 .
民族研究, 2012, (04) :1-7+107
[4]   论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文军 ;
黄锐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 37 (06) :74-78
[5]   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 [J].
张和清 ;
杨锡聪 ;
古学斌 .
社会学研究, 2008, (06) :174-193+246
[6]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M].阿西莫格鲁;罗宾逊.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7]  
建国方略.[M].孙中山; 著.中华书局.2011,
[8]  
发展理论导论.[M].(英) 普雷斯顿;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9]  
管子.[M].姚晓娟; 汪银峰; 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10]  
找回国家.[M].(美) 埃文斯; (美) 鲁谢梅约; (美) 斯考克波; 编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