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作为“国家目标”——《联邦德国基本法》第20a条的学理及其启示

被引:39
作者
张翔
段沁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国家目标; 环境权; 人本主义; 基本国策; 环境宪法;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9.10.001
中图分类号
D951.6 []; DD912.6 [];
学科分类号
0301 ; 03 ;
摘要
1994年德国通过修宪,在其《基本法》中增加了第20a条,将环境保护规定为与"共和"、"民主"、"法治"等并列的"国家目标条款"。德国《基本法》坚持了人本主义立场,并吸纳了"生态中心主义"的观念,以"国家目标"的规范类型对环保做了原则性强化。德国《基本法》虽然并未接受"环境基本权"模式,但"国家目标"模式仍然补强了现代国家的正当性基础,课予国家持续地推进环保的客观法义务,拓展了"风险预防"等国家任务。通过宪法委托、裁量基准、法律解释、基本权利限制、国家权力配置等整合手段,德国在整个法律体系中落实了环境保护的规范实效。德国环保入宪的相关学理,对我国2018年修宪后"环境宪法"的学理建构有明显的启发意义。在我国宪法现有条款下,宪法学与环境法学的协力可以为我国环境保护的落实提供充分的规范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环境权保护的人格权法进路——兼论绿色原则在民法典人格权编的体现 [J].
刘长兴 .
法学评论, 2019, 37 (03) :162-173
[2]   宪法与部门法的三重关系 [J].
张翔 .
中国法律评论, 2019, (01) :26-33
[3]   国家权力配置的功能适当原则——以德国法为中心 [J].
张翔 .
比较法研究, 2018, (03) :143-154
[4]   环境宪法的新发展及其规范阐释 [J].
张翔 .
法学家, 2018, (03) :90-97+193
[5]   国家环境保护义务的溯源与展开 [J].
陈海嵩 .
法学研究, 2014, 36 (03) :62-81
[6]   如何理解康德关于“人是目的”的观念 [J].
俞吾金 .
哲学动态, 2011, (05) :25-28
[7]   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 [J].
张翔 .
法学研究, 2005, (03) :21-36
[8]  
Verfassungsm??iger Schutz der natürlichen Lebensgrundlagen: Empfehlung der Gemeinsamen Verfassungskommission für einen neuen Art. 20 a GG.[J].Klaus G. Meyer-Teschendorf.Zeitschrift für Rechtspolitik.1994, 2
[9]  
Grundfragen des Umweltrechts.[J].Eckard Rehbinder.Zeitschrift für Rechtspolitik.1970, 11
[10]  
环境权理论的新展开.[M].吴卫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978-7-301-30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