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食用真菌对甘蔗渣利用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吴萍
李正鹏
孙涛
机构
[1]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应用生物系
[2]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应用生物系 安徽 凤阳
[3] 安徽 凤阳
[4] 安徽 凤阳
关键词
食用真菌; 甘蔗渣; 羧甲基纤维素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46 [菌类(食用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液体摇床发酵和固体平板培养技术,以甘蔗渣为唯一碳源,研究灵芝、大球盖菇、金针菇、柱状田头菇四种食用真菌对甘蔗渣的利用情况。测定在四种不同甘蔗渣含量的培养基中各食用真菌所产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和茵丝干重,同时测定了四种茵在平板上的菌丝生长速度。结果表明,灵芝在35g/L液体培养基中所产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最高达831U,所生长菌丝最重达1.162g。固体培养时,金针菇在30g/L生长速度最快达15mm/d。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柱状田头菇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及多糖含量的测定 [J].
陈群 ;
李秀芹 .
中国食用菌, 2001, (03) :29-31
[2]   微生物共发酵提高三七糠饲用价值的研究 [J].
殷月兰 ;
王永坤 ;
王淑军 ;
朱国强 ;
周继红 .
微生物学通报, 2000, (02) :119-123
[3]   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还原糖的测定 [J].
粟学俐 ;
贺飞 .
湖北化工, 1999, (01) :3-5
[4]   用甘蔗渣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初步试验 [J].
林清华 ;
李常健 ;
李雁 .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1998, (01) :19-21
[5]   纤维素的酶水解糖化 [J].
苏茂尧 ;
张力田 .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1995, (01) :11-15
[6]  
真菌的形态和分类[M]. 科学出版社 , 戴芳澜 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