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胀——研究石油初次运移的新途径

被引:12
作者
蔡玉兰
张馨
邹艳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溶胀; 石油; 初次运移; 干酪根;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7.04.003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用不同方法确定了扒搂沟煤型干酪根的溶胀比,计算模拟了石油的初次运移。结果显示,溶胀比决定了源岩的留烃潜力;石油的初次运移受源岩溶胀比和生烃能力的控制。Ⅲ型干酪根只有少量液态烃排出,除受Ⅲ型干酪根留烃能力制约外,还与生成液态烃的数量有关。溶胀实验可以确定和模拟源岩的留-排烃能力,是研究石油初次运移及其质量分馏的新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51 / 3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油气初次运移模型研究 [J].
李传亮 .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02) :247-250
[2]   烃源岩地质色层效应的模拟实验 [J].
陈中红 ;
查明 .
地球化学, 2006, (02) :157-166
[3]   不同溶剂对七台河煤萃取效果的影响 [J].
吴鹏 ;
周国江 .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05, (01) :10-12+19
[4]   基于淮南煤的溶胀反应过程研究 [J].
范肖南 ;
刘先建 ;
张中良 .
煤炭科学技术, 2004, (12) :51-54
[5]   年轻煤溶剂溶胀后加氢液化性能的研究 [J].
倪献智 ;
王力 ;
陈丽慧 ;
于洪观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97-100
[6]   煤的溶胀技术研究进展 [J].
张丽芳 ;
马蓉 ;
倪中海 ;
袁新华 ;
宗志敏 ;
魏贤勇 .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3, (02) :182-186
[7]   溶胀对扎赉诺尔褐煤热解及液化性能的影响 [J].
白金锋 ;
王勇 ;
胡浩权 ;
郭树才 ;
陈国华 .
煤炭转化, 2000, (04) :50-54
[8]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研究综述 [J].
李明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3-10+109
[9]   煤大分子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溶胀行为及其交联本性 [J].
高晋生 ;
陈茺 ;
颜涌捷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1998, (03) :77-82
[10]   氢键在煤大分子溶胀行为中的作用 [J].
陈茺 ;
许学敏 ;
高晋生 ;
颜涌捷 ;
郭新闻 .
燃料化学学报, 199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