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生产率、产品质量与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

被引:20
作者
汤二子 [1 ]
孙振 [2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2] 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产率; 产品质量; 真实生产率; 虚伪生产率; 生产率悖论;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2.11.003
中图分类号
F752.62 [出口贸易]; F273.2 [产品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生产率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企业间所存在的主要异质性,基于生产率构建的新新贸易理论是目前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最新前沿,而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却得出了"生产率悖论"的结论。本文将主要分析造成这种违背经典理论经验研究的主要原因,首先,重新设定企业异质性,即在生产率外再引入产品质量异质性来重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可以看出,仅仅利用企业产量而忽视产品质量计算的生产率可能会得出"生产率悖论",从而"生产率悖论"很可能只是一个计算问题;接着利用最新的2005~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检验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存在性,检验认为大部分行业的确存在"生产率悖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87 +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引入产品质量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及中国经验证据 [J].
汤二子 ;
孙振 .
经济评论, 2012, (04) :68-77
[2]   基于中国经验重构新新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 [J].
汤二子 ;
刘海洋 .
财经研究, 2012, 38 (04) :48-58
[3]   生产率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兼论新新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J].
汤二子 ;
邵莹 ;
刘海洋 .
世界经济研究, 2012, (01) :62-67+89
[4]   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存在性检验——来自2005~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 [J].
汤二子 ;
刘海洋 .
国际经贸探索, 2011, 27 (11) :39-47
[5]   异质性企业、出口与“生产率悖论”——基于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证据 [J].
汤二子 ;
李影 ;
张海英 .
南开经济研究, 2011, (03) :79-96
[6]   国际贸易中的产品质量问题研究 [J].
刘伟丽 .
国际贸易问题, 2011, (05) :35-41
[7]   中国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检验 [J].
李春顶 .
世界经济, 2010, 33 (07) :64-81
[8]  
Foreign outsourcing, exporting, and FDI: A productivity comparison at the firm level[J] . Eiichi Tomiur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07 (1)
[9]  
Export Market Participation, Investments in R&D and Worker Trai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Firm Productivity[J] . Bee YanAw,Mark J.Roberts,TorWinston.World Economy . 2007 (1)
[10]   Export versus FDI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 [J].
Helpman, E ;
Melitz, MJ ;
Yeaple, SR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4, 94 (01) :3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