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期、播种密度及其互作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58
作者
田文仲
温红霞
高海涛
杨洪强
余四平
段国辉
张少澜
机构
[1]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播期; 播种密度; 冬小麦; 籽粒产量;
D O 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1.02.022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大田条件下,选用典型半冬性小麦品种豫麦49-198和典型弱春性品种偃展411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种时期和播种密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和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冬性小麦品种豫麦49-198在推迟播期情况下,适当增大播量,可明显提高叶面积指数,10月5日播种产量提高幅度达20.73%,播种密度为270万株/hm2可使豫麦49-198产量提高13.22%;弱春性小麦品种偃展4110在推迟播期情况下,适当增大播量,叶面积指数提高不明显,10月19日播种产量可提高7.01%,150万株/hm2处理可使偃展4110产量提高13.93%。分析播期与播种密度的互作效应,豫麦49-198小麦品种10月5日播种,播种密度195万株/hm2可取得较高产量;偃展4110小麦品种10月19日播种,播种密度225万株/hm2亦可取得较高产量。因此,在生产中可根据小麦冬春品性选择适宜的播期和种植密度以获取较高的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不同水分处理对半冬性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J].
李如意 ;
李巧云 ;
尹钧 ;
刘万代 ;
杜沛鑫 .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06) :9-12
[2]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偃展4110小麦群体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J].
房春兴 ;
沈恩庭 .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1) :26+28-26
[3]   播种密度对冬小麦不同穗位与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 [J].
屈会娟 ;
李金才 ;
沈学善 ;
李如意 ;
魏凤珍 ;
张一 .
作物学报, 2009, 35 (10) :1875-1883
[4]   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产量的影响 [J].
陈素英 ;
张喜英 ;
毛任钊 ;
王彦梅 ;
孙宏勇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 (04) :681-685
[5]   小麦源库关系研究进展 [J].
马冬云 ;
郭天财 ;
宋晓 ;
查菲娜 ;
岳艳军 .
河南农业科学, 2008, (01) :12-15
[6]   种植密度对杂种小麦C6-38/Py85-1群体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J].
张永丽 ;
蓝岚 ;
李雁鸣 ;
肖凯 .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01) :113-117
[7]  
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小麦的影响研究综述[J]. 李艳,王式功,马玉霞.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6(02)
[8]  
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小麦的影响研究综述[J]. 李艳,王式功,马玉霞.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6 (02)
[9]   不同播期播量对不同类型超级小麦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J].
李素真 ;
周爱莲 ;
王霖 ;
王秋云 ;
孙雷鸣 ;
赵凯 .
山东农业科学, 2005, (05) :18-21
[10]   不同播期冬小麦叶重和叶面积与产量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J].
闫志顺 ;
王瑞清 .
新疆农业科学, 2005, (01) :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