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校长领导行为比较

被引:7
作者
柯政 [1 ]
陈霜叶 [2 ]
任友群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2]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重点学校; 校长领导; 同态化;
D O I
10.19355/j.cnki.1671-9468.2013.01.006
中图分类号
G471.2 [校长];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我国重点学校制度的一个重要假设是重点学校可以把自身的高质量办学行为作为给其他普通学校的示范,但重点学校在办学上是否真的优于普通学校,学界和公众一直存在争论,并且已有争论大多没有证据支持。本研究运用全国5个城市60所学校校长问卷所获得的数据,对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校长领导行为进行分析。本研究获得的一个主要发现就是尽管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在所有的背景变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但它们的校长领导行为并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重点学校有更好的办学质量这一假设并没有得到验证。本研究结果也提示,需要进一步关注为什么背景迥异的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在校长领导行为上出现"同态化"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82+191 +191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我国五城市初中生学业成就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J].
任友群 ;
杨向东 ;
王美 ;
赵健 ;
庞维国 ;
林立甲 .
教育研究, 2012, 33 (11) :36-43
[2]   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52—2002) [J].
梁晨 ;
李中清 ;
张浩 ;
李兰 ;
阮丹青 ;
康文林 ;
杨善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1) :98-118+208
[3]   校际生源分层与教育公平 [J].
任春荣 ;
辛涛 .
全球教育展望, 2011, 40 (04) :65-69
[4]   重点学校制度的社会学再批判 [J].
屈廖健 ;
贺绍栋 .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1, 27 (02) :4-6+141
[5]   基础教育中的重点学校现象:多视角的透视 [J].
李素立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29 (06) :57-59
[6]   重点学校:从理念回归常识——与杨东平教授商榷 [J].
何雪莲 .
教育科学研究, 2010, (06) :20-23
[7]   转制学校的合法性危机与重建 [J].
文东茅 .
教育发展研究, 2008, (07) :31-34
[8]   学校变革困难的新制度主义解释 [J].
柯政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 (01) :42-54+189
[9]   学校效能的增值评价——对河北省保定市普通高中学校的实证研究 [J].
马晓强 ;
彭文蓉 ;
萨丽·托马斯 .
教育研究, 2006, (10) :77-84
[10]   深刻反省我国的教育“重点制” [J].
游永恒 .
教育学报, 2006, (02) :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