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系沉积物碎屑矿物组成及其示踪意义

被引:87
作者
王中波 [1 ]
杨守业 [2 ]
李萍 [2 ]
李从先 [2 ]
蔡进功 [2 ]
机构
[1]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2]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长江; 沉积物; 物源; 碎屑矿物;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6.04.015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长江碎屑矿物组成研究表明,轻矿物以石英、长石和岩屑为主,不同支流轻矿物组成特征不同,成熟度指数平均是2.0,一般干流高于支流,成熟度随沉积物搬运距离增加而增大。QFL及QtFL三角图解显示长江沉积物主要来自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流域风化剥蚀速度较快,不同支流物质汇入干流,使得干流轻矿物组成复杂多变而难以和支流区别。重矿物含量从长江上游至下游呈递减趋势,其主要组合是磁铁矿—普通角闪石—普通辉石—石榴子石—绿帘石—褐铁矿—钛铁矿。红柱石和磷灰石是金沙江沉积物的特征矿物组合;蓝晶石是岷江流域的特征矿物;涪江的特征矿物是榍石;汉江的特征矿物组合是磷灰石、紫苏辉石和硅镁石;锆石是湘江的特征矿物。不同流域的特征矿物指示其源岩性质。上游的雅砻江、大渡河以及岷江等支流沉积物对中、下游干流沉积物的贡献较弱。涪陵以上长江流域风化作用强烈,母岩主要是沉积岩类(碎屑岩、泥岩);其下流域沉积物中近源弱风化物质明显增加,其源岩类型体现为岩浆岩和变质岩类;而金沙江攀枝花地区及湘江、沅江沉积物则更多来自流域内广泛分布的大片变质岩类。
引用
收藏
页码:570 / 57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新生代酒西盆地沉积特征及其与祁连山隆升关系的研究 [J].
陆洁民 ;
郭召杰 ;
赵泽辉 ;
张志诚 .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1) :50-61
[2]   长江流域地学研究现状与前沿课题 [J].
夏金梧 ;
李长安 .
人民长江, 2004, (02) :1-3+51
[3]   物源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J].
赵红格 ;
刘池洋 .
沉积学报, 2003, (03) :409-415
[4]   黄河物源碎屑沉积物的重矿物特征 [J].
林晓彤 ;
李巍然 ;
时振波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03) :17-21
[5]   柴达木盆地北缘大煤沟剖面重矿物分析及其地质意义 [J].
和钟铧 ;
刘招君 ;
郭巍 .
世界地质, 2001, (03) :279-284+312
[6]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质异常与成矿 [J].
吕新彪 ;
赵鹏大 ;
姚书振 .
地质学报, 1998, (03) :260-266
[7]   黄河、长江泥沙特性对比分析 [J].
王腊春 ;
陈晓玲 ;
储同庆 .
地理研究, 1997, (04) :72-80
[8]   长江口细颗粒沉积物的矿物特征和沉积分异 [J].
吕全荣 .
上海地质, 1992, (03) :18-25+40
[9]   黄河、长江和珠江三角洲沉积物中碎屑矿物的组合特征 [J].
孙白云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0, (03) :23-34
[10]   我国主要河流入海径流量、输沙量及对沿岸的影响 [J].
程天文 ;
赵楚年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5, (04) :46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