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凹陷古近纪层序地层、沉积相特征及演化

被引:6
作者
戴传瑞 [1 ]
张廷山 [1 ]
郑华平 [2 ]
梁兴 [2 ]
叶舟 [2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洞庭湖盆地; 沅江凹陷; 古近纪; 层序; 地层; 沉积相; 勘探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地震、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洞庭湖盆地沅江凹陷古近系古新统桃源组及始新统沅江组、汉寿组及新河口组进行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研究,首先可将古近纪划分为2个Ⅲ级层序、5个体系域,桃源组和沅江组构成层序I,汉寿组和新河口组构成层序Ⅱ。层序Ⅰ沉积于盆地断—坳期,与下伏上白垩统分水坳组多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彼此间为典型的Ⅰ型层序界面,发育冲积扇、河流、扇三角洲、滨—浅湖和半深相沉积,湖泊沉积范围广,湖相暗色泥岩沉积是盆地主要烃源岩。层序Ⅱ形成于盆地坳陷期,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和滨—浅湖相沉积,之后凹陷开始萎缩。烃源岩主要发育于层序Ⅰ中部的湖进体系域中上部和高水位体系域中下部位置,并且集中在层序Ⅰ高水位体系域晚期和低水位体系域底部。凹陷深洼区发育的扇三角洲及湖泊三角洲砂体储层,是油气的有利勘探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3+172 +172-1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陆相裂陷盆地层序地层构成样式分析——以泌阳凹陷核三上段为例 [J].
侯艳平 ;
任建业 ;
张青林 ;
罗家群 .
地层学杂志, 2005, (01) :71-77
[2]   广西百色盆地古近系始新统沉积相特征及演化 [J].
陈元壮 ;
吴明荣 ;
刘洛夫 ;
雷声刚 .
古地理学报, 2004, (04) :419-433
[3]   洞庭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远景评价 [J].
蒋新义 ;
苏传国 ;
季卫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6) :13-16
[4]   陆相坳陷型和断陷型湖盆层序地层样式探讨 [J].
朱筱敏 ;
康安 ;
王贵文 .
沉积学报, 2003, (02) :283-287
[5]   试论控制断陷湖盆陆相层序发育的影响因素 [J].
胡受权 ;
郭文平 ;
杨凤根 ;
颜其彬 ;
刘树根 ;
童崇光 .
沉积学报, 2001, (02) :256-262
[6]   断陷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地层的“沉积滨线坡折”问题探讨 [J].
胡受权 ;
郭文平 ;
杨凤根 ;
颜其彬 ;
刘树根 ;
童崇光 .
古地理学报, 2000, (04) :22-31
[7]   江汉洞庭盆地及邻区晚中生—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 [J].
姚运生 ;
罗登贵 ;
刘锁旺 ;
邵占英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0, (02) :140-145
[8]   湘鄂赣皖交界区的湖盆演化及其控制因素 [J].
吴根耀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7, (03) :251-254+256
[9]   洞庭湖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的岩石地层与生物地层 [J].
胡济民 ;
曾德敏 .
湖南地质, 1996, (04) :4-6+8
[10]   江汉-洞庭盆地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的初步分析 [J].
徐杰 ;
邓起东 ;
张玉岫 ;
殷秀华 ;
虢顺民 ;
牛娈芳 .
地震地质, 1991, (04) :33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