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年司法之人格甄别制度引入

被引:9
作者
黄生林 [1 ]
童丽君 [2 ]
机构
[1]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
[2]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处
关键词
少年司法; 社会调查; 人格甄别; 涉罪未成年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7 [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障]; D925.2 [刑事诉讼法]; D917.2 [犯罪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4 ; 030106 ; 040203 ;
摘要
引入人格甄别制度,较为完备地了解涉罪未成年人进入刑事诉讼程序时的心理面貌,较为明晰地预测涉罪未成年人的人身危险性和教育改造的难度,是我国少年司法审前分流程序的推进和个别化刑事处遇的迫切现实需求。将人格甄别制度引入少年司法具有理论正当性和技术可行性。为此,有必要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现有探索实践,从加强人格甄别相关法律规范的完善、加强人格甄别司法适用的重点规范,以及人格甄别相关配套机制建设的完善等方面构建我国涉罪未成年人人格甄别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2]   未成年人审前羁押制度检讨与改进建议 [J].
姚建龙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1, (04) :58-65
[3]   少年司法之社会人格调查报告制度论要 [J].
高维俭 .
环球法律评论, 2010, 32 (03) :18-29
[4]   刑事司法人格化初论 [J].
张文 .
河北法学, 2009, 27 (02) :22-29
[5]   刑法中的人格问题初探——兼评人格刑法学 [J].
胡学相 ;
陈文滔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7, (03) :29-37
[6]   日本青少年犯罪与社会性矫治工程──对大阪市少教机构的考察与思考 [J].
孙嘉明 .
当代青年研究, 1994, (04) :34-37
[7]  
刑法概说(总论).[M].(日)大塚仁著;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  
刑法学.[M].陈兴良; 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9]  
人格心理学.[M].黄希庭[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0]  
人格心理学.[M].郑雪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