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倍体育种技术在油菜育种材料创新上的应用研究 Ⅱ.胚状体培育及试管苗越夏

被引:6
作者
李超
饶勇
陈静
肖华贵
毛堂芬
徐涵
机构
[1]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
[2] 生物技术研究所
[3] Institut de laRecherche Interdisciplinaire de Toulouse
关键词
油菜; 单倍体; 胚状体; 育种;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2004.06.057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对 9个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 (组合 )的 F1代进行离体小孢子培养。在 NL N-13培养基中诱导胚状体发生 ,将胚状体放置于含有多菌灵和链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 ,结果表明 :12 0 mg/L浓度的多菌灵和链霉素可以提高胚状体的成苗率。 2将胚状体接种于含有 0 .0 5 mg/L 2 ,4 - D和 0 .0 1mg/L6 - BA的 MS培养基中培养 ,愈伤组织能快速分化形成不定根和丛芽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单倍体育种技术在油菜育种材料创新上的应用研究 Ⅰ.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胚状体的诱导发生 [J].
饶勇 ;
徐涵 ;
毛堂芬 ;
李超 ;
陈静 ;
肖华贵 .
种子, 2003, (01) :69-70
[2]   花药培养育种研究进展 [J].
刘鸿艳 ;
郑成木 .
热带农业科学, 2001, (01) :61-64+74
[3]   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染色体加倍、试管苗继代越夏和田间移栽配套技术的研究及其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J].
石淑稳 ;
周永明 ;
吴江生 ;
刘后利 .
中国农学通报, 2001, (02) :57-59
[4]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及其植株再生研究初报 [J].
牛应泽 ;
刘玉贞 ;
汪良中 ;
袁有喜 ;
李首成 ;
范巧佳 ;
不详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1999, (02) :167-171
[5]   春性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初探 [J].
李秀萍 ;
杜德志 .
青海农林科技, 1997, (03) :17-19
[6]   提高甘蓝型油菜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率的某些培养因素研究 [J].
余凤群 ;
刘后利 .
作物学报, 1997, (02) :165-168+258
[7]   甘蓝型油菜及其种间和属间杂种小孢子胚状体的诱导 [J].
石淑稳 ;
刘后利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6) :544-550+631
[8]   水稻花培育种前景 [J].
李梅芳 .
作物杂志, 1991, (03) :17-18
[9]   我国水稻花培育种及其应用 [J].
倪丕冲 .
农业科技通讯, 1991, (0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