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波谱与分形特征的北京市耕地空间结构

被引:7
作者
宋志军 [1 ,2 ]
刘黎明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
[2] 不详
关键词
耕地; 空间结构; 波谱分析; 分形特征; 北京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9.2 [中国土壤地理、土壤调查]; 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城乡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本文以自然属性为基础分析了北京具有不同经济属性的5类耕地的空间结构。波谱分析显示,不同类型耕地的空间分布具有不同的周期,它们共同形成了距天安门约23~44km(近郊平原)、44~66km(远郊平原)、66~126km(山区)的耕地宏观空间结构。通过计算各类耕地的空间维数和Hurst指数,认为景观农田区、美化农田区、近郊山区22~47km圈层的耕地不具备分形特征;规模农田区、景观廊道带、中远郊山区48~126km圈层的耕地由于受城市发展、自然条件、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总体上,北京不同类型的耕地处于一种离散、连续和具有共度性、没有公度性的融合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1399 / 141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北京市城郊农业区多功能演变的空间特征 [J].
宋志军 ;
刘黎明 .
地理科学, 2011, 31 (04) :427-433
[2]   我国现代城郊农业区的功能演变及规划方法研究 [J].
宋志军 ;
刘黎明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0, 15 (06) :120-126
[3]   北京市耕地多目标适宜性评价及空间布局研究 [J].
关小克 ;
张凤荣 ;
郭力娜 ;
赵婷婷 .
资源科学, 2010, 32 (03) :580-587
[4]   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 [J].
刘彦随 ;
刘玉 ;
翟荣新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193-1202
[5]   北京周围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格局及解释 [J].
谈明洪 ;
朱会义 ;
刘林山 ;
郭广猛 .
地理学报, 2007, (08) :861-869
[6]   中国的“城镇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教训 [J].
温铁军 ;
温厉 .
中国软科学, 2007, (07) :23-29
[7]   大城市郊区农户要素投入特征及差异分析——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J].
齐永华 ;
张凤荣 ;
吕昌河 .
资源科学, 2007, (04) :13-17
[8]   城市形态分维测算和分析的若干问题 [J].
陈彦光 ;
刘继生 .
人文地理, 2007, (03) :98-103
[9]   北京市1990年000年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J].
张有全 ;
宫辉力 ;
赵文吉 ;
李小娟 .
资源科学, 2007, (03) :206-213
[10]   作为CAS的复杂城市地理系统的SOC性质 [J].
刘继生 ;
陈彦光 .
地理科学, 2007, (02) :12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