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松分层施肥技术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王锡久
孙茂真
许卫霞
刘仲兰
郭春荣
机构
[1] 桓台县农业局
关键词
深松; 分层施肥; 冬小麦; 产量因子; 耕作方式;
D O I
10.14083/j.issn.1001-4942.2015.03.021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改进的深松旋耕整地机械,研究深松分层施肥技术对冬小麦分蘖、次生根、冻害、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越冬期和起身期深松处理的冬小麦单株分蘖和单株次生根数均显著高于旋耕处理。深松分层施肥技术可以促使冬小麦个体健壮,抗冻害能力增强;群体质量有所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增加显著,增幅为8.91%,而穗粒数和千粒重变化不明显;增产效果达到显著水平,增幅为10.37%,其中深松对冬小麦增产作用显著,其贡献率为62.53%,而肥料分层深施的贡献率为37.47%。同时,深松分层施肥技术促进了肥料施用方式从撒施向机械化深施的转变,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肥料偏生产力提高10.34%。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7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试验 [J].
杨正海 .
河南农业, 2014, (09) :42-42
[2]   机械深松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技术 [J].
史国强 ;
赵高峰 .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3, (06) :20-21
[3]   少免耕与秸秆还田对极端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J].
吕美蓉 ;
李增嘉 ;
张涛 ;
宁堂原 ;
赵建波 ;
李洪杰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1) :41-46
[4]   深松耕法对土壤结构性能的影响 [J].
刘绪军 ;
荣建东 .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9, (01) :9-11
[5]   深耕对小麦发育及节水效果影响的研究 [J].
李涛 ;
李金铭 ;
赵景辉 ;
常志斌 .
山东农业科学, 2003, (03) :18-20
[6]   化肥宜深施 [J].
李平 ;
刘大志 .
新农业, 2003, (05) :37-37
[7]   化肥深施作用与操作技术探讨 [J].
王尔龙 .
耕作与栽培, 2002, (02) :45-45
[8]   深松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J].
郭志军 ;
佟金 ;
周志立 ;
任露泉 .
农业工程学报, 2001, (06) :169-174
[9]   施肥深度对旱地小麦花后根系衰老的影响 [J].
石岩 ;
位东斌 ;
于振文 ;
余松烈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4) :573-575
[10]   施肥深度对旱地小麦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J].
石岩 ;
位东斌 ;
于振文 ;
余松烈 .
核农学报, 2001, (03) :18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