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土沟油田下油砂山组-上干柴沟组藻灰岩储层特征

被引:7
作者
张振城
孙建孟
马建海
霍玉雁
苏远大
机构
[1] 石油大学
[2]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3] 石油大学 山东东营
[4] 甘肃敦煌
关键词
花土沟油田; 藻灰岩; 淡水淋溶; 次生溶孔; 横向展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12.221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花土沟油田下油砂山组 -上干柴沟组藻灰岩储层主要有藻纹层灰岩、藻泥晶灰岩、亮晶鲕粒灰岩、亮晶介屑灰岩、亮晶藻团粒灰岩和陆屑泥晶灰岩等 ,其中前两类的储层物性较好。藻灰岩储层的形成主要受沉积环境的稳定性、早期淋溶和晚期胶结 -充填作用的控制。藻灰岩储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出较高的自然伽马值 ,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强反射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可以进行藻灰岩储层的横向展布分析。经几口井的试油 ,藻灰岩储层都有油气显示 ,证实该类储层良好的油气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703 / 706+712 +7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柴达木盆地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藻丘灰岩储层特征 [J].
孙岩 ;
沈安江 ;
徐洋 ;
林年添 .
沉积学报, 2002, (01) :61-69
[2]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砂岩孔隙发育特征 [J].
刘云田 ;
杨少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3) :267-269
[3]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烃源岩沉积有机相划分及评价 [J].
彭立才 ;
杨慧珠 ;
刘兰桂 ;
吕宗伦 ;
保吉成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2) :178-181
[4]   藻类勃发——湖相油源岩形成的一种重要机制 [J].
刘传联 ;
徐金鲤 ;
汪品先 .
地质论评, 2001, (02) :207-210+8
[5]   柴达木盆地花土沟油区上干柴沟组-下油砂山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J].
陈子炓 ;
寿建峰 ;
斯春松 ;
王少依 ;
沈安江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 (01) :53-58
[6]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颗石藻类化石的分布及与油气的关系 [J].
刘传联 ;
徐金鲤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0, (03) :73-77
[7]   探讨海相油气成因的一种超微浮游藻类成烃实验系统 [J].
吴庆余 ;
王睿勇 ;
戴俊彪 ;
宋一涛 ;
白岩善博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8, (20) :2239-2240
[8]   湖相沉积浮游藻类及有机质类型与烃源研究 [J].
吴国瑄 ;
朱伟林 ;
黄正吉 ;
黎明碧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2) :176-179
[9]   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一段颗石藻类化石及其沉积环境 [J].
钟筱春 ;
钟石兰 ;
费轩冬 ;
聂郁胜 ;
林田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88, (02) :145-151+225
[10]  
地史学[M]. 石油大学出版社 , 温献德主编, 1998